天津市北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专题专栏  》 专题专栏
【战“疫”先锋】 用接续奋斗挺起疫情防控的监管担当 ——北辰区市场监管局抗击疫情先进人物侧记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0-03-06 15:53

 

闻令而动,恪尽职守,坚守阵地不退半步,他们是战“疫”前线的突击队。疫情以来,他们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共克时艰的凛然、披肝沥胆的执着坚决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用接续奋斗挺起了疫情防控的监管担当。

贾淑青:监管“不打烊”责任不掉线

他,黝黑而棱角分明的脸庞,刚毅而坚定深邃的眼神,投射出一股无法抵挡的威严;他,穿梭于食品监管第一线,往来于街头巷角的食品经营户,张扬着一种神圣而崇高的使命。他就是基层食品监管干部——北辰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科长贾淑青。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贾淑青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专业优势,带头深入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和食品生产企业,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维护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从1月19日至今,贾淑青同志从未休息一天,他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和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带头冲在一线,落在基层,干在实处,以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为群众构筑起阻击疫情和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

面对疫情,他每天奔走在全区21个农贸市场中,监督市场开办者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落实畜禽产品入场检查制度,及时开展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监督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把进货关,不采购、不销售无合法来源和证明文件的畜禽产品。督促农贸市场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实施入场体温检测,织就防控安全网。

面对疫情,他时刻穿梭在全区8个大型商超中,督促食品销售者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进货查验、贮存销售、人员卫生等工作,规范散装食品存放、售卖和标识,严查采购和使用来源不清、标识不全、过期变质的食品,严厉打击食品违法行为。

面对疫情,他一直关注着全区148户在营业餐馆的情况。严查餐饮环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确保餐饮经营者不圈养、不贮存、不加工、不经营野生动物。监督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从业人员上岗健康检查制度,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指导经营者对经营场所进行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设备设施、场所地面进行消毒,消除疫情隐患。

面对疫情,他始终惦记着全区141家食品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通过微信工作群及时下发《关于强化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督促生产企业强化疫情管控,做到 “六个必须”,落实“两个制度”,执行“两个要求”。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网络直播专题培训,指导企业科学有序做好复工复产,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第一责任人意识。

贾淑青同志所检查的地方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空间密闭,但他必须去面对。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在危难来临的时候,他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十几年来,他一直坚守在食品安全监管事业的一线,此刻更是在疫情防控战役中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崔伟:以担责解难题  以尽责保成效

大年二十九晚18时,药械科负责人崔伟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正在开车回家的路上。突然,一阵阵紧急的手机铃声响起,“局里召开紧急会议,马上返回!”此时,还差两个路口便行将到家的崔伟立刻掉转车头,火速驶向单位。二十分钟后,崔伟出现在机关三楼会议室,会议传达上级疫情防控紧急工作会精神,对春节期间疫情防控重点任务作出调整部署,当晚22时会议结束。2小时后,天津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标志着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

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大年三十以来,全区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和447家药械经营单位处处都留下了崔伟的足迹。期间,他与局领导一行多次披星戴月往返于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持续跟进企业生产情况,配合企业和有关部门全力协调各类问题,经常一驻守就是一整天,餐风饮露更如同家常便饭,在多方努力下,企业逐渐克服人员、设备、原料等种种困难,开足马力生产防护用品,极大地缓解了疫情初期市场供应不足的难题。

疫情以来,崔伟每天带领科内人员加强对辖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单位监管力度,广泛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要求各药械经营单位加强自身防护、经营场所消毒,规范经营行为。同时,为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摸查,他在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购买发热、咳嗽用药实名制登记》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微信小程序研究设计统计助手,既减轻了药店的负担,又保证了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累计统计报送购药信息1.4万人次。

疫情期间,天津鼎泰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因计划供给天津市环湖医院、胸科医院等医疗机构防疫产品,急需迅速办理相关许可证件。崔伟急企业所急,立刻开辟绿色通道,突破常规时限,在12小时内为企业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24小时内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为企业快速投产供应市场急需的防疫用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崔伟积极服务全区疫情防控大局,在各类防护物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协调各企业为区相关部门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工作,共联系协调口罩3650个,额温枪164把,医用酒精40桶,消毒液15桶,莲花清瘟胶囊400盒,防护服1300件。在得知区政府急需对一批捐赠防护服检验的消息后,崔伟迅速与市药监局、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取得联系,协调有关单位开辟快速检验通道,2天内驱车300里,多次往返市医疗器械检测中心,送检医用防护服,确保当天送检、当天检验、当天拿到检验报告,严把医疗器械质量关口。截至目前,共查验防护服3批次,隔离服2批次,医用口罩2批次,送检防护服3批,医用口罩1批,涉及产品总数为:防护服2520件,医用口罩119000只,隔离服8300件,医用护目镜1000只,医用防护面罩2000个。

作为科室负责人,崔伟聚焦“四管住一办案”主责主业,在处理好本科业务工作的同时,先后10余次参与对接市场监管所,协调处理涉药问题疑难投诉举报,配合局执法支队深入医疗器械批发企业调查违法案件。在一次联合办案过程中,他以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调查能力在某连锁药店总部成功导出案件需要的各类购、销、存记录,成功帮助办案部门打通了最为关键的取证环节,为顺利办结案件打牢了坚实基础。

李亚涛:千里奔波保战“疫” 不负重托践初心

充足的医疗物资保障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日前,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多方联系购买了一批紧缺的防护物资,为确保物资安全、质量合格,指挥部决定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押运小组,赴700公里以外的辽宁省辽阳市自提物资。

政治使命不容有失。这一次,负责物资查验、资质判定的重任落在了局药械科副科长李亚涛和同事王勇的身上。2月28日早6点,李亚涛随押运小组一行从区政府出发,行经滨保、长深、唐津、京哈高速近9个小时,抵达目的地辽宁省辽阳市。为确保物资安全,李亚涛一行不顾舟车劳顿,紧锣密鼓与生产企业办理对接流程,认真核对厂家资质、产品检验文件,现场核查产品质量。面对厂家因停电造成的出货延迟,他冷静应对,仔细核实出货时间,采取边装箱验收、边取货装车的办法,最大限度节省了查验和交接时间。

完成交接验货踏上返津行程时,已是晚上20时30分。车辆行驶2个小时后至凌海服务区,受大雾影响,高速公路暂时封闭,押运组不得不夜宿服务区。为时刻确保物资绝对安全,李亚涛和押运组成员在最低气温仅为零下6度、寒风刺骨的辽宁境内,始终人不离车、目不离货,冷了以棉衣御寒,饿了靠方便面、老火腿充饥,累了就以咖啡、红牛提神儿,轮流巡逻保障物资安全,彻夜未眠。

天稍亮,高速公路仍未解封,押运小组请示指挥部后,确定了多路并进的方式,先走国道,随时关注高速开启情况,在国道行驶4个多小时,待中午时刻大雾稍散,高速开启后,又重新上高速。在全程遭遇堵车、大雾、雨夹雪、高速限流等多重困难的情况下,历经36小时艰苦跋涉,终于在2月29日傍晚18时安全抵津。在区政府机关大院内,李亚涛一行积极主动做好各项物资、票据等交接工作后,在领导们的催促下,才返回休息,以实际行动圆满完成押运任务,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物资保障。

奋斗是生命最亮丽的底色!在这场战疫中,还有许许多多像贾淑青、崔伟、李亚涛一样的市场监管人,他们众志成城、日夜坚守,他们不畏艰险、亮剑冲锋,他们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地辛勤付出,坚决以硬核担当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市场监管力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