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清区2015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情况的报告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6-01-20 17:07

 

关于武清区2015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

状况分析情况的报告

 

区人民政府:

2015年,区市场监管局在市市场监管委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主线,以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计量、标准化等工作力度,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面反映武清区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能、发挥参谋作用、服务地方发展,我局对武清区2015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分析

(一)产品质量监督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113家,强制性认证企业90家。本季度,我局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90人次,年审、巡查取得许可证的企业各18家,参与实地核查1家,受理企业生产许可证申请1家;检查安全玻璃、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汽车内饰件等强制性认证企业17家。

1.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打假工作。一是以化肥为重点产品,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2人次,对7家复肥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开展逐一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生产设备、生产场地、技术人员及检验人员配备、检验设备检定、规章制度的完善、产品标识、原材料索证索票和销售台账、产品检验等相关记录。通过检查,未发现违法违规问题。二是与各市场监管所加强工作沟通,对农资产品经营户进行明察暗访,共出动执法人员206人次,检查农资产品经营户233户次,对主体资质、标签标识、计量标注等情况进行了检查。并组织暗访13次,暗访经营户数10户次,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三是结合执法活动,开展了“农资打假”宣传活动。通过深入村街和农业合作社进行走访,宣传农资打假常识,告知举报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共组织宣传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1730份,接受群众咨询267人次,媒体报道1次。

2.组织开展流通领域产品的监督检验工作。在深入12个基层所了解需要开展检测的产品信息和借鉴相关科室历年抽样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以服装、纸制品、小家电、液化石油气、汽柴油等为重点的抽检工作计划,并开展了对服装及小家电的抽样检验工作,目前已抽检服装5批次,抽检电热壶、抽油烟机、电暖气等小家电10批次。配合国家燃气具检测中心对我区10家液化气企业销售的产品进行了抽样检验。

3.开展强制性认证产品专项检查和宣传工作。一是摸清我区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底数并开展检查,对一企业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志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现场记录,及时将相关情况与当地监管所进行了沟通。二是开展机动车安检机构检查,并对在检查中发现企业存在的外检人员操作不熟练、灭火器数量不足且过期等问题进行了及时纠正。三是开展儿童玩具检查,共检查6家儿童玩具销售企业及4家童车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童车类产品、电玩具类产品、塑胶玩具类产品、金属玩具产品、弹射玩具类产品、娃娃玩具类等儿童玩具产品261批次,并对汕头市启航玩具塑胶有限公司等未标注3C认证标识的玩具产品进行了网上核实。四是做好“世界认可日”的宣传工作,在企业、超市等人群密集场所张贴宣传画20余幅,向企业及广大消费者分发海报、宣传册、倡议书等宣传资料110余份。

(二)质量管理工作

1.大力开展2015年度天津名牌产品申报工作。

在推动阶段,我局深入园区开展摸底调研,并逐个走访重点培育对象,初步做到了底数清,并利用调研深入宣贯实施名牌战略的意义,力争培植出一批牌子响、竞争力强的品牌。为了强化工作要求,组织各镇街、园区的企管部门以及各名牌企业召开了武清区2015年名牌产品工作推动会,并组织53家企业召开了培训会,以指导申报企业做好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在提交材料阶段,我局安排专人负责审核修改申报材料。为了保证企业如期提交申报材料,我局紧密跟进,深入相关镇街园区,实地走访相关企业,就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实现了面对面对接和手把手指导,保证了企业申报工作的进度,也受到了企业的大力好评。

今年,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龙甲门业等30个企业的31种产品通过了我局初审,同比增长分别为76.47%、63.16%。这些企业中民营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2家。申请产品商标为驰名商标的企业1家,申请产品商标为著名商标的企业16家。申请企业拥有专利436个,其中:发明专利53个,实用新型专利329个,外观专利54个。较往年均有大幅增长。

2.全力推动质量攻关活动。我局以名牌产品企业为重点,积极开展质量攻关的宣传、动员工作,召集14家企业的20名负责人参加了市市场监管委组织的以“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创新转型”为主题的质量攻关培训,通过培训极大调动了企业开展质量攻关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动员,今年我区有9家企业提交了13个质量攻关项目,其中仅天津红日药业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便提交了4个攻关项目,占全部项目的30%。

3.开展辖区制造业信息统计,为迎检政府质量考核做准备。为确保我市完成产品质量合格率的考核目标,通过采取组织座谈会、逐一实地核查等方式,对辖区19家样本制造企业的基本信息和企业产品质量信息进行了核实。重点核查了企业主导产品的产品执行标准类别、执行标准号以及是否进行国家监督抽查、市级监督抽查、委托检验及出厂检验和是否开展检验情况以及检验合格情况等。

(三)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1.基本情况。我区现有取证食品生产企业117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8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72家,共计197家。

2.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本季度我局向武清区质监所下达监督检验任务,对区内96家食品生产的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

市市场监管委对我区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及成品进行了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项目抽检,本季度共抽检原料及成品732个批次,合格率为100%。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本季度,我局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07人次,下发指令书67份,检查企业148家,抽查特种设备366台套,发现隐患63余项,责令限期整改。采用科所联动的检查方法,对辖区内重点监察单位、问题突出单位进行专项监察,加大对特种设备未办理注册登记、设备超期未检验的执法力度;召开风险排查例会,就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存在的监管风险进行排查,对问题企业上报区政府挂牌督办;积极筹备“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安全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五)计量工作

    根据市市场监管委2015年天津市计量工作要点,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一条主线”,即以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为核心,以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及本市“实施意见”为主线,以民生计量、能源计量、安全计量为重点,加强对使用安全防护计量器具企业的检查。本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加油站101家、气体充装站3家、眼镜店32家、摊位264个、大型农贸市场3个,检查加油机、在用压力表、电子计价秤、电子天平等计量器具1780台(件)。以“计量与光”为主题,开展了“5、20”计量服务日活动,免费为百姓检定水银血压计、体重秤等。

(六)标准化工作

    本季度,我局加强了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范了区内企业产品标准、修订、复审、备案工作。在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的备案程序,强化企业产品标准责任主体意识,提高企业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共审查、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30个,其中新制定企业产品标准16个,修订标准14个,产品涉及化工、建材、保健用品、饲料、生物制剂等。废止过期企业标准6个,发放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6个,登记及审验标准59个。帮助16个企业办理产品条形码注册及续展工作。深入区社保中心和区行政服务中心两个窗口单位开展了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现场指导。深入梅厂镇灰锅口曙春蔬果专业合作社农业项目基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中期推动工作。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市市场监管委对我区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进行的监督检验中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均为产品标签不合格。原因在于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小、管理不到位,对GB7718等有关食品标签的标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准确,造成产品标签不合格。此外,部分食品小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低、企业管理不到位造成卫生条件差、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这既是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造成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是使用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盲目认为有检验报告就是合法设备;二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维保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维保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并作出详细记录;三是使用单位缺乏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四是一些二手特种设备流入我区,因其流动性强、使用地点分散,为监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标准化方面

一些企业对产品执行标准的时效性关注度不高,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能及时跟踪标准的最新动态,执行标准如有变动,给企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执行企业标准的,不能在企业标准备案有效期届满前及时对企业标准进行复审。

(四)计量方面

一是企业对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认识不够;二是计量意识不强。

(五)质量监督方面

某些企业存在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不规范、检验设备超周期使用、许可证标识不规范等。在国家质量抽查检验中,北京市场销售的我区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存在超速、鸣号装置不合理等不合格问题。我局执法人员及时指出了这些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对于抽检不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后处理工作。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一是加大对企业的巡查力度。加大了对食品企业的巡查力度,确保每月对乳品企业巡查一至二次,每月对生产使用油企业、酒类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企业巡查一次,对其他食品企业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彻底地巡查。二是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对经监督检验产品不合格的食品企业,我们均进行立案处罚,并按照对应法条的上限处罚,以严处罚促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并促使管理水平低的小企业尽快退出食品准入市场。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是加强违规处罚,以点带面。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责令企业限期及时改正,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报区安委会挂牌督办,严格依法予以立案查处,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合法使用。二是加强企业监管,严防企业管理混乱。督促企业严格依法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安全教育,特种设备提前约检、依法定期维护等工作,建立安全技术档案,防止因企业自身管理混乱导致的安全隐患。三是科、所联动监控,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点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三)计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的计量意识;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和监督检查频次。

四、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小企业、小作坊是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易发区域;卫生条件差是造成产品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在用电梯若不能及时维修和保养,电梯安全性能将受到重大影响,埋下安全隐患。另外,对于高层住宅来讲,若一栋楼内的两部电梯均停用,群众难以出行,若无法及时解决,可能影响社区和谐安定的环境。

(三)计量安全监管

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的使用及监督管理。

(四)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发证范围广,涉及82大类,且一些产品监管要求专业性比较强,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机动车等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管需要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能适应监管工作需要;二是辖区可能存在无证从事强制性认证产品及许可证产品生产的情况,而这些情况尚未完全掌握。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一是应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条件,优胜劣汰,淘汰管理水平低的小企业;二是应进一步加大对监督抽查食品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

(二)计量安全方面

一是加大对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计量安全意识;三是继续做好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三)标准化方面

一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二是清理企业标准,对即将超期或已经超期的企业标准,提醒企业及时办理企业标准复审。

(四)质量监督管理方面

一是加强与监管所的合作,利用监管所对辖区内企业底数清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查,及时发现无证从事强制性产品生产和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化解监管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开展好产(商)品的抽样检验工作,针对武清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生产的实际情况,适时开展抽样工作,力争使抽样检验的范围有所扩大。三是继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名牌产品企业的监督巡查,保持质量优势;督促质量攻关项目申报企业如期进行攻关项目的开展;做好政府质量考核的迎检工作。

特此报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