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岁末寒冬,“奥密克戎”突袭津门,北辰区市场监管局全体干部积极贯彻落实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扬市场监管人敢打必胜、攻坚克难的“铁军”精神,闻令而动、火线进位、尽锐出征,以实际行动扛起疫情防控使命担当。连日来,全局将士上下“一条心”,行动“一盘棋”,始终恪尽职守、履职尽责、埋头苦干,牢牢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敬的动人事迹。
价格监督检查科一级科员周男同志:疫情初期,物价波动较大,“保物价、保民生、保稳定”迫在眉睫。作为价格监督检查科仅有的年轻干部,周男迅速扛起物价监管的重任,组织开展价格宣传、实施价格监测、汇总价格报表、指导价格监管难题......在他和科内同事的积极配合、有效指导下,经营户明码标价越发规范,价格市场秩序日趋稳定,在有效保障“菜篮子”的基础上,进一步稳住了群众的“钱袋子”。在刚刚过去的全市三次核酸大筛任务中,他服从组织安排,下沉到双口镇线河一村,承担起登记信息、配合大筛的具体工作。一筛时面对筛查人数多、网络信号差等问题,他与其他组员利用电脑系统、手工登记及手机代录等方式全力保障大筛工作,任务完成后又人不歇脚迅速转战双河村点位顺利完成任务。二筛时全市更新登记系统,筛查前一晚十一点他和同事接到紧急通知参加培训,迅速掌握工作要领,短暂和衣而眠几小时后,便早早到达点位进行系统调试,为群众有条不紊、快速登记打牢了坚实基础。随着工作技能的越发熟练,三筛时他甚至能在手上登记不停歇的同时,协助场地志愿者维持秩序,其高效的工作能力、敬业的工作作风得到村民的交口称赞。疫情阴霾仍未散去,随着防控需求的变化,他又即将转战隔离点服务保障。整装待命、随时出发,变的是岗位的职责,不变的是永恒的初心,他以实际行动和满腔热血喊出坚定的誓言“抗疫有我在,祖国请放心!”
信用监管科一级科员张祎同志:三次核酸大筛中,张祎同志被分配到双口镇线河一村,负责全村常驻及外来人口筛查登记工作。全员大筛,其中一个难点在于如何稳定而有效的提升登记速度,最大程度减少群众受冻之苦。一筛时,面对群众凛冽寒风下冻僵的双手和通红的脸庞,这个问题一直在她的脑海中盘旋。二筛时,“双口登记神器小纸盒”横空出世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但实际操作中,有的纸盒因太大兜风,稳定性不强,且盒体太高扫描距离不合适,盒子里面只能再垫高。针对这些问题,她积极开动脑筋,根据实际使用感悟自己动手制作矮款改良“神器小纸盒”,将纸盒剪下来的部分塞回盒里充当承重,并用胶带和加厚纸将纸盒外延进行包裹,一方面解决了大纸盒兜风不稳定、聚焦不准、长时间使用易被手机压垮问题,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群众放入身份证时被纸盒外延划伤手的风险。三筛前,当得知采集系统对未携带身份证人员的具体信息也要予以录入的最新要求后,她再次“突发奇想”,自费500余元购置手机支架和蓝牙键盘,用支架固定手机再次提高身份证扫码准确度,蓝牙键盘匹配手机输入直接提升信息录入速度,进一步发挥了“新神器”携带更轻便、扫描更稳定、消杀更快捷、接触再减少等优势,又一次大幅度缩短了登记等待时间,成为当地核酸检测点位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计量检定所援藏干部李德强同志:作为天津市第九批援助藏干部,李德强同志刚刚从雪域高原返回天津休假。原本下沉干部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但面对全市、全区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全民上阵齐攻坚的局面,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义无反顾地放弃了陪伴家人的难得机会和宝贵休息时间,克服调整时差和身体疲惫带来的困难,主动请缨领命下沉天穆镇桃香园社区入列支援,面对因长时间排队等候而焦躁的众多群众,他一方面积极维护秩序,引导人群有序排队等待登记检测,防止出现插队引发纠纷造成现场秩序混乱,一方面耐心解答群众咨询,积极安抚群众情绪。得知两位古稀老人行动不便,主动上门全程轮椅接送,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累了,就弯腰短暂歇息片刻,便再次投入到工作中,一天下来,嗓子沙哑、双腿麻木、内衣湿透,尽管如此,他仍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时刻履行岗位职责,直到最后一名群众检测完毕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暮色中返家。点滴奉献,聚沙成塔,李德强同志以主动入列的“小作为”展现了心系全局的“大担当”,为并肩作战的同志们树立了榜样。
信息档案科科长付蕴秋同志:还有半年就要退休的她,在1月9日接到机关干部点对点下沉双口镇双河村协助开展核酸大筛的紧急任务后,第一时间到下沉双口镇郝堡村对接报到,配合做好大筛前各项准备工作。作为我局派驻双口镇下沉干部组长,她主动进位,及时掌握全组21名干部家庭住址、出行方式等情况,统筹组织安排各点位下沉干部开展工作。在检测点位,她积极发挥组长带头作用,在配合完成定点筛查后,又主动要求参与入户敲门行动,为出行不便双的群众提供上门服务。一筛时,系统网络故障,她与其他下沉干部逐一建立台账,手工登记1000余名群众信息,为系统恢复后正常录入打牢了坚实基础。由于长期患有基础病,医生多次嘱咐她少劳累、勿沾凉,此刻,寒风下高强度连续作战十七个小时,她已明显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痛、四肢无力的症状,但疫情当前、任务在身,她顾不上身体的不适,仍然咬紧牙关,持续奋战,在郝堡村筛查结束后,又连夜带队支援双河村,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彰显了一名老党员、老同志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双口所副所长孙杰同志:深夜里正在和同事们一起为辰庆家园核酸筛查点位做入户检测物资准备的孙杰同志,已经连续奋战了十多个小时,此刻的他顾不上连日无休的疲惫仍然忙里忙外地清点打包。年轻同事劝他“悠着点”,他却憨厚地笑着说“这个年龄就是能干就干,能担就担,能为组织干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去珍惜去奋斗!”疫情来袭,使命在肩,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强度高、节奏快的全员大筛,他毅然舍小家为大家,托付好年迈父母,克服天寒路远的困难,每次5点提前到达点位,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现场维护秩序、协助信息登记、入户检测筛查.....为了群众的安全和肩上的使命,他昼夜奋战、与时间赛跑,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了不平凡的担当。“这片土地就是我的家,我不护着谁护着!”朴实无华的话语映衬了他矢志不渝的无悔初心,铿锵有力的步伐彰显了他一心为民的忠诚担当。
隔离点工作专班:张昭、姜龙、李光磊、肖一雄、陈前、许朝雨。1月13日 ,六名年轻干部深夜响应组织号召,在刚刚完成两次大筛下沉和当天市场检查任务后闻令而动,紧急入驻陆路港隔离点。由于该隔离点启用仓促,入驻当晚尚来不及喘息,六名干部便连夜为200多个隔离房间安装门禁、窗帘、热水器,配置垃圾桶,足足干了一个通宵,保证隔离人员进驻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100余名转运隔离人员到达后,他们又迅速承担起了为隔离人员信息登记、数据统计、保障送餐、清运垃圾等工作。随着隔离人员的日益增多,房间越发紧张,姜龙、许朝雨两位同志主动从单人房中挤出一间留给他人,自己却一人打地铺、一人睡床板。尽管如此,他们仍全力克服简陋的生活条件,以阳光般的心态为隔离人员提供暖心服务。
在家中,他们是人子、人夫、人父,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更是一群“钢铁战士”。面对隔离点潜在的疫情传播风险,他们需要每天身着厚厚的防护服、背上沉重的消毒喷雾器对楼道、地面、房门等边边角角进行消杀,确保不留死角。每次四五个小时的红区作业,有的同志紫外线过敏,眼睛疼痛难忍,却始终咬紧牙关、坚守岗位;有的同志在汗水将面罩和衣服完全浸湿的情况下,仍然严格按标准完成各项流程。每次工作后,需要历经10余次手消作业才能脱去防护服,厚厚的面罩下,他们脸上一道道深红的印记镌刻着这个年轻团队忠贞为民的无悔初心。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峰;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在这场硬刚奥米克戎的战役中,尽管沿途荆棘密布、尽管过程注定艰难,但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民聚指成拳的攻坚合力下,我们一定能攻险隘破难关,迎来山河无恙、战士凯旋的胜利之时!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