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安全有保障 利民又利商——和平区市场监管局推动“三小”综合治理见成效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8-10-19 09:35

和平区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工作要求,借助国家卫生城区复审契机,结合区域实际,以“小食杂店、小餐饮、小食品加工作坊”为重点,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采取“搬家式清整、装修式改造”方式全力推进规范整治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认清形势、抓住契机,全力推动促整改。

和平区地域狭小、商业服务繁荣,特别是老旧居民区狭窄街道中星罗密布着大量食品“三小”,有的是传承多年的“老字号”,形成诸多特色餐饮,富有天津特色,方便群众生活,吸引众多外来游客就餐;另一方面,这些“三小”卫生条件脏乱差,食品安全无保障,又影响市容环境,周边群众热切渴盼政府提升改造,规范管理其经营秩序。为了根本解决现实问题,区市场监管局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充分借助和平区迎接创卫复审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了全区范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制定整治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由局党委书记挂帅,各位副局长分片包所,实行科所对接、协同整治的工作模式,邀请市爱卫办专家、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员对监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区局成立专项治理工作指挥部,在整治期间每日召开日调度会,每周五召开周例会,主管副区长及区创卫办有关负责人亲临会议进行指导,听取工作进展,明确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整治任务逐级传导,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推进工作进度。

二、明确标准、销号管理,持续完善促规范。

严格按照创卫复审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卫生城区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整治标准。印制了食品销售环节监督检查表3500余份、餐饮环节监督检查表12000余份、餐饮环节提升改造标准表4000余份,由各市场监管所负责严格按照工作标准开展监督检查。同时,在全面掌握监管底数情况的基础上,明确食品安全整治的重点任务,列明问题清单和整改任务台账,实施了销号管理,挂图作战。开展集中整治过程中,重新设计印制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公示栏6100个,并张贴在经营户店堂醒目位置,设计印制并向经营户发放了索证索票档案夹6000套,规范了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方式,通过不断持续加大规范整改工作力度,进一步细化落实管理标准,同时通过执行巡查监管机制,逐步完善长效监管措施。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专业档案,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释义,重新设计采用了目录式档案管理模式,能够按照创卫标准逐条整理形成档案目录,并对照目录逐条添加档案内容,做到了专业档案规范、全面,不缺项、不漏项。

三、合力清整、攻坚克难,彻底改善促双赢。

 

 

各市场监管所积极与所属街道办事处、商务委、综合执法、公安等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开展综合整治,并针对五爱里、绵阳道、五岔路口、1902酒吧街等重点区域开展经营者约谈,督促指导经营者自觉履行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特别是对卫生环境差的餐饮单位组织“搬家式清整、装修式改造”,实行“先关停后整改”强力措施,逐户督促落实规范标准要求,彻底改善其经营状况,促其规范达标,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对于存在改造困难的商户,深入做好经营者的思想动员工作,约谈经营场所房屋出租方,想方设法商讨降低房租价格,稳定出租意向,帮助经营者增强做好装修整改的决心,力争实现双赢。

四、强化督导、压实责任,严肃约谈促担当。

为了督导检查整治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区局由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办公室牵头成立的督查组每日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情况开展督查,实地督查考核各所上报规范达标经营户的实际情况,刊发《督察通报》31期,检查经营户136户,进一步督导整改问题商户129户,约谈工作人员13人次,做到了将“三小”治理工作与“不作为不担当”专项整治紧密结合。

经过综合治理,全区共关停“三小”商户207户,整改370户,完成提升改造1199户,正在进行提升改造263户。食品销售经营者2354户,规范整治达标2311户,达标率达到98%,餐饮服务经营者1931户,规范整治达标1844户,达标率达到95%,备案摊贩1706户,规范整治达标1633户,达标率达到96%。整治后,西安道五岔路口地区、五爱里地区、绵阳道地区、1902酒吧街地区、河北路、河南路、哈密道、哈尔滨道沿线地区等“三小”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商户物品摆放整齐、隔墙离地、卫生达标,使餐饮经营户店堂卫生整洁、后厨墙体硬化、餐具消毒设备齐全、食材生熟分开存放、“三白”落实到位。随着整治效果的显现,一些商户卫生条件发生的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个别小餐饮经营户出现了排队等号的火爆场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伴随经营装况的改善,更多的经营者主动投入到提升改造中来,示范带头作用初显,“三小”隐患得到有效解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