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即将来临,粽子作为特色食品将大量上市,粽子消费日渐升温。为了让消费者吃到安全、放心的粽子,天津市红桥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及食用粽子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科学选购,仔细查看
消费者在选购预包装的粽子时应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真空包装是否出现破损、漏气、胀袋等现象;其次查看粽子上的标签信息,例如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等。购买新鲜粽子时,要选择正规商家;查看粽叶是否包裹完好,粽体形状是否完整,确保无霉点、无露米和无变形,粽线应捆扎松紧适度,若粽子有“哈喇”味等异味,表明粽子已变质,应谨慎选购。根据粽叶种类不同,颜色呈墨绿、黄绿、淡黄等都属于正常。
2.自制粽子,首重卫生
端午期间许多家庭会选择自制粽子。在家自制粽子时应选择新鲜食材。粽子以糯米为主,用新鲜粽叶包裹,配以不同的馅料,一般有素粽和肉粽。素粽常用果品(大枣、葡萄干等)、谷类等,应无变质、生虫等现象;肉粽常用火腿、五花肉等,建议消费者在正规场所购买。包粽子时手要干净卫生,食材、粽叶、加工器具等要清洗干净,以保证制作过程安全卫生。
3.蒸熟煮透,科学存放
预包装粽子可按照包装袋标示的方法进行加工食用,要蒸熟煮透。新鲜粽子每次按需购买,最好现买现吃,趁热食用,不建议购买后存放,避免淀粉老化后粽子发硬。端午节期间天气比较炎热,粽子营养丰富,含水较高,容易酸败,保存时需要注意。
4.合理搭配,适当食用
粽子中脂肪、淀粉含量较高,普通人多吃也容易积食。因此,食用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尽管粽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吃。由于粽子主要以糯米或其他谷类食物为原料,糯米中的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升糖指数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5.依法维权,保留凭证
广大消费者无论是线上或线下消费,都应及时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小票、电子交易记录等有效凭证。如遇消费纠纷,积极与商家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拨打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