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河西区召开质量工作会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建设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9-06-29 14:4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质量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建设,626日,河西区组织召开了质量工作会。会议由区政府办主任薛崇禄主持,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德志、市市场监管委总药检师李静、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区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国君出席并讲话。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37个成员单位负责人参会。会上,李国君代表河西区政府部署2019年全区质量工作,李静对河西区质量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提工作要求,姜德志对全区质量工作进行再明确、再强调、再深化。

河西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一、强化制度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在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质量立市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津党发〔201827号)印发后,区委书记、区长立即作出批示,要围绕《实施意见》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质量提升工作,以质量强区实现质量立市;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机制,充实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全区21个部门和14个街道为成员单位,负责质量强区工作的筹划、部署,各成员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质量强区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明确战略方向。质量强区工作涉及范围广,标准要求高,《实施意见》印发后,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河西区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部署会,着手制定我区落实计划。517日,经区主要领导同意,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河西区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津西质量组〔20191号)。612日,区委区政府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津河西党发〔201913号)。两份重要文件的下发实施,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我区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明确了我区质量工作的总体要求,指明了我区质量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是明确目标责任,强化落实力度。20189月、11月,20191月、4月,区质量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各相关部门对照市质量组办《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质量立市战略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任务台账》,结合部门工作实际,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进度要求,形成了河西区质量强区工作台账,要求逐条抓好落实。

二、突出亮点工作,推进质量提升

(一)突出“综合施策”,全面提升产品供给质量

一是树典范,冲高线,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深化放心食品民心工程建设,指导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推进放心药店建设,评出 A23家,B112家、C23家、D1家。开展2018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创建15家诚信企业。开展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量化分级评定工作,评选A级企业1家、B级企业3家。完成7家文明诚信市场、18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二是强监管,守底线,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运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监督抽检等手段,切实强化车用油品、特种设备、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危险化学品、化妆品、地条钢、电动自行车、工业许可证产品、强制性认证产品、计量器具、电线电缆等产品监管力度,完成车用油品抽检110个批次,合格率100%,食品抽检4131个批次,合格率99.42%,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验276个批次,合格率98.91%

三是严执法,划红线,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下达特种设备指令书206份,查封设备8台套,立案处罚6,罚款合计50.3万元。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26件,罚没款104万元。查处商标侵权案件53起,罚没款46.64万元,没收侵权商品3627件。依法取缔无证无照75户,立案处罚225,罚没款共计51.84万元。查处不正当竞争案件3起,罚款2.5万元。药品立案26件,化妆品立案1件,移送公安机关非法收购药品案件2件、销售使用假药案件2件,罚没款合计近9万元,清理疑似非法收药点位140个,取缔收药摊贩18个,成功端掉两个特大非法收药窝点,查获各类非法药品10600余盒,涉案金额近50余万元,3名非法收药人员被判刑。医疗器械立案5件,罚没款共计8万元。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案5起。查处未经检定计量器具案10起。收到投诉举报12350件,办结11720件,办结率94.9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93.06万元。

(二)围绕“三个重点”,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新建工程“两书一牌”覆盖率100%,全区建设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100%。严格落实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督促各项目积极参加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观摩交流活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20194月推荐博岸名邸项目参加“海河杯”评选工作。

二是强化政府监管。推进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按照《天津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奖惩办法》,对施工总承包、建设监理企业开展信用评价。加强监督检查,规范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行为,开展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检查、混凝土施工项目的混凝土强度质量检查、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企业(预拌混凝土搅拌站)专项检查、“质量月”活动专项检查和继续深入排查“地条钢”严防死灰复燃专项检查、2019年开(复)工专项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900余人次,下达各类执法文书115份,监督封样抽测303组。畅通质量投诉渠道,推进质量全民共治。截止目前,共受理区便民服务专线1896件;区委督查室督查31件;数字化信息系统184件;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系统248件;天津市12319城建热线服务中心业务受理系统27件。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一门、一窗、一网”改革,EMS免费邮寄审批结果432件,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257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110项、公共服务事项48项、街道公共服务事项99项。落实“一制三化”改革,对全区18大类2262项事项清单逐项梳理,完善审批流程,全区办理“马上办”事项102979件,“就近办”事项48527件,“网上办”事项45727件,“一次办”事项86089件,办理信用承诺审批事项9269件,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2.5个工作日,2019年第一季度为1300余家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印章工作。建立“绿企业红名单”服务机制,首批共50家“绿企业”,为其提供河西区范围内的企业设立、变更登记、税务登记、工程建设类、经贸商务类、文教卫生类、城市管理类及海河英才人才引进计划等服务,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对全区3087户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完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完成928户网络订餐经营者摸底调查。进一步巩固我区“明厨亮灶”工作成果,以点带面提升水平,深入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设,2018年打造“明厨亮灶”示范单位40家,全区“明厨亮灶”餐饮单位新增101家。提升“为老服务”品质,出台《天津市河西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发放管理暂行办法》《河西区需要生活照料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护理)补贴发放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河西区进一步推进老年人助餐服务的试行办法》、《河西区百岁老年人营养补助费和重阳节慰问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河西区2018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拟制“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准入与退出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不断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政策红利,解决居家生活难题。持续打造“河西品牌”,全面落实“津八条”、“河西二十条”等各项政策措施,印发实施《河西区名牌产品企业奖励办法》,将获得天津市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标准由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鼓励企业争创品牌,推动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8年,经企业申请、市场监管局初审、政府审批,对天津桂发祥十八街麻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天津市名牌产品称号企业共计奖励80万元。打造老字号品牌特色商业街区、人民公园周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描绘好“夜津城”河西篇。

下一步,河西区将继续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做好质量工作考核迎检,为打造品质河西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