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来源:河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4-01-30 11:00

河西区市场监管局

2023年行政执法工作报告

2023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行政许可情况

2023年以来,各类市场主体营业执照登记41216件,药品经营许可143件,医疗器械许可296件,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相关事项4919件。办理股权质押59件,医疗器械备案536件。

(二)行政处罚和行政检查情况

2023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803人次,组织行政执法检查4401次,录入实施行政处罚584次,其中一般程序569次,简易程序15次。执法履职率、人员办案率均达到100%

二、完成工作及特点

(一)放管结合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制度规范环境。参与推动市场监管领域立法,严格管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参与起草河西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河西区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科学、民主、依法推进河西区重大行政决策《河西区2023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的制定起草工作。营造良好权力运行环境。持续深化企业开办零见面改革,截至1231日,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3479户(完成了河西区实施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2000家工作目标的112.32%),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64%。积极承接重点企业落户、落地,完成容缺受理办127件,团体化登记办134件,预约延时办71件。通过市区两级途径已经为130户企业突破了名称准入限制。组建服务专班,实现快审快批快投产。仅不到2个月完成中海寰宇项目内200余户经营主体,90户食品(餐饮)许可,102件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营造良好公平竞争环境。贯彻落实《河西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20232035年)》,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截至目前,我区有效发明专利1948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量20280件。实施强企工程,挖掘创新能力强、具备潜力的优质企业申报国家、市和区试点项目,累计培育4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驰名商标2件,老字号商标13件。2023年新认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指导2家企业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年度验收。2023年培育市级高价值专利试点3家,培育区级高价值专利试点4家。培育规范化市场,2家企业通过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验收。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建设,办结2例且为全市首例区块链存证+公证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建立2家市商标品牌工作指导站,1家区域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站,服务企业知识产权维权咨询。推进质量强区战略,推动标准化试点建设,天津宾馆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天津宾馆会议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已获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现有103家企业累计上报357项标准,涵盖453种产品,其中国家标准62项,行业标准37项,地方标准1项,企业标准257项。营造良好行政执法环境。创新执法理念模式,推进柔性执法和有效监管。进一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累计指导办理不予处罚和免处罚案件88件、免予实施强制措施23件。常态化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定年度抽查计划并公示,督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按时完成抽查检查,共抽取检查3551户主体,制定联合检查事项清单,开展联合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企打扰。

(二)依法行政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

严格落实党政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局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累计召开法治工作相关党委会11次,累计出席法治工作相关会议14次,研究法治相关议题20个,每季度定期听取全局法治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部署下一步举措落实。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执法信息公示,坚持全面、依法、多渠道向社会公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抽查检查等相关信息。全局188名行政执法人员在岗持证,案件公示率100%;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局党委先后印发《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执行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补充意见》《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天津市河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案件线索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执法文件;调整我局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形成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行政处罚一般程序案件审核率均达100%2023年以来审核重大执法案件25件,同时由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补充发放行政执法装备,发放执法记录仪24台,光盘1050张。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持续加强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沟通交流,搭建惩治违法行为运行机制,通过建章立制多方协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畅通行刑双向移送,确保违法行为应惩尽惩。2023年以来,我局共向公安河西分局移送案件6件,其中食品类4件,药品类1件,商标类1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我局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2023年以来,我局共接行政诉讼案件15行政复议58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未出现败诉情形。自觉接受、配合检察机关开展的监督工作,累计接到河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3份,河西区、河北区人民法院司法建议2件,均已按期履职完成回复。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2023年至今累计开展案卷评查6次,新增每季度针对涉及强制扣押案件开展专项评查。针对评查中发现的自由裁量适用相关问题,开展案卷评查专题会议及业务培训,通过案例讲演形式,提高审核质量,结合法制审核和案卷评查进一步统一规范自由裁量工作。加强法治基础建设。2023年开展法律业务能力、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办案、投诉举报处理等各类培训42期,累计受训1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干部执法水平。近两年我局公职律师通过人数在全区位居前列,目前现有公职律师13人,正在申报4人。充分运用行政调解化解社会矛盾。2023年收到投诉16866件,以事实为依据积极促成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作用。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2023年办结首例专利行政调解并经河西法院司法确认案件,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员队伍增至9人,调解成功知识产权纠纷4件。培育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环渤海家居中心、友谊商厦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机制。

(三)严格执法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监管

严守食品安全红线。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147人、食品安全员245914名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13996家经营主体全部包保到位。严把两品一械安全关。检查两品一械经营使用单位1551家,查处案件80件,罚没款金额33.77万余元,案件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督促35家生产单位、700余户使用单位完成安全总监、安全员的设立,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整改自查发现的27个隐患。严格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重点工业产品经营主体922家次。监督抽查燃气灶管阀等相关产品54批次,处理不合格问题线索26件。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以查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规范民生领域营销行为、保护企业品牌和信誉为重点,查处案件44件,罚款15.42万元;强化价格监管,常态化开展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和巡查检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和重点民生领域服务收费检查,督促引导相关主体退还不合理收费399.86万元;开展广告类专项整治行动,查办案件97件,罚没款30.9万余元;强化市场监管领域野生动植物保护,开展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共检查市场主体3562户次;分级分类开展验光配镜经营单位回头查覆盖辖区82家眼镜配制单位,按照不低于40%的比例对基本守信的经营者开展回头查,对失信的经营者全部实施回头查,共检查经营单位39户次。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组织开展双打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知识产权案件39件,罚没款31.7万余元,引导企业及时处理非正常专利申请373件,完成查办商标、假冒专利、专利纠纷三类案件,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各领域全覆盖。做好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约束以及信用修复工作2023年至今,引导移出异常名录共667条,列入异常名录4600条,完成信用状况排查1390次。

(四)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各项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及守法普法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高标准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以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区助推执法能力提升。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12次,各党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等110余篇,学习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60余部,以创促学、以创促改、以创促建,切实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成立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梳理涉及我局职能的多项指标,形成任务分解台账,逐项推进落实,共召开法治建设相关党委会法治相关专题会议局务会,重大执法决定集体讨论率100%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对标验收指标,扎实开展资料审查、现场点位、示范引领项目等各项基础准备工作,顺利通过今年6月中旬天津市食安办组织开展的市级初评。强化线上+线下宣传氛围营造,以自查摸排+多轮督导推进现场点位全覆盖检查。持续发挥河西区阳光食品监管平台智管智控效能,累计开展网上巡查10余万户次,发现问题1万余个,已全部监督整改到位。积极开展后厨直播,扫码查看活动,分批次开放餐饮单位后厨监控视频画面,打造万象城和国贸商业综合体餐饮单位覆盖+公示两个100%。紧紧围绕食材全链条管理场所全流程管控两条主线,着力实现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食材零问题、过程零污染、事故零发生三个目标,探索实施“6个到位6个标准化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六位一体河西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主要体现为:一是基层执法队伍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行政处罚裁量体系有待完善。

(二)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在于:一是现有市场监管队伍执法与监管能力面对新形势下高标准高要求的业务挑战准备不足。疫情影响消退后,市场经济迭代发展,部分新监管、新问题不断涌现,市场监管的职能由线、由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二是行政执法能力欠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欠缺,学法氛围不浓、热情不高,学习浮在表面,思考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三是现行法律法规对部分违法行为设置的起罚点较高,减轻处罚的区间很大,导致在实际减轻中难以对过罚相当原则作准确把握。对于减轻处罚的裁量幅度,当前并无统一的金额标准,导致执行轻重不一。

四、下一步工作筹划

我局将执法工作与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守法普法示范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各项执法办案重点任务及考核指标,以执法保稳定,以执法促发展。

一是强化法治思维,深化法治化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强化专业监管队伍建设。坚持需求导向,紧扣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和干部能力弱项,分层次、分领域开展点单式专项培训,抓好三项制度落实,持续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开展市场监管大比武,本着因需施教的原则,各业务科室结合全局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切实提高干部队伍行政执法业务能力和素质。

是提升执法水平,增强查办典型案件能力。聚焦重点商品、领域、行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市场监管风险压力大的突出问题,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民生领域营销行为,强化商业秘密、品牌标识、商业信誉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开展网络监管专项行动。强化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监管、重点民生领域收费监管,持续开展提醒告诫和巡查检查,规范明码标价,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适时公布典型案例,形成强力震慑,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是推动规范执法,切实提升执法监督质效一方面梳理市场监管法律规范,提升执法人员用法水平。总结发布新生效、新废止的法律法规,制定重点法律适用清单,总结办案最高频运用的法律规范条文库,开展法律技能培训,加强执法案卷裁量说理,加强办案人员法律检索能力与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梳理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中存在及反馈的共性问题,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为训,做好市场监管系统典型差案”“示范优案警示教育工作,并以此为切入点,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