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闻动态  》 公示通告
2019年度静海区市场监管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0-03-31 14:14

2019年,静海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现将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2019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大力推进“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等配套举措。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严格约束审批权限。2019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56万户,其中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2万户,网上申报率为98.42%,无纸化登记率为93.7%;企业0.54万户,网上申报率为98.39%,无纸化登记率为94.12%。

实现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就近办”和企业设立登记“零见面”。2019年共办理各类市场主体注销登记6196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注销登记4404户,企业注销登记1792户。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825户。深入推进“一制三化”改革。2019年共通过电话和现场解决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咨询问题45000余件。

2、出台《2019年“双万双服促发展”工作安排》, “六个一”行动按时完成,问题解决率为100%,答复满意得分和解决满意得分均为100分。完成三级包联企业走访工作。天津津能管业有限公司国资混改和天津健康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设立登记两个问题,实现重难点问题零的突破,获得绩效考核加分两次。

(二)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

结合权责清单,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执法依据的调整情况,及时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管理。2019年增加2项职权、取消7项职权、调整23项职权。

(三)市场监管职能不断强化

1依托食品监管(巡更)系统,落实风险分级评定,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开展网络订餐、农村餐饮等专项整治行动25次。全年完成监督抽检2470批次,风险监测150批次。完成“大美静海”年货节、残运会、高考保障等大型活动保障13项。办理固定食品制售摊贩备案597家,办理早餐车备案789家,引导8家小作坊转型升级。

组织开展“雷霆行动”、“食品领域打假治劣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6814人次、检查各类主体3.2万户次。组建100余人的专职打假队,建立健全打假工作机制。

2张贴创城宣传海报5万张,发放宣传材料5万份,悬挂宣传展板500块,开展“五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90余场次。完成2家市级、20家区级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建设;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建成20家“明厨亮灶”示范单位达4373

3、加强药械监管。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网格化”监管和“双随机”监管为支撑,飞行检查为补充的立体监管机制, 持续规范药品GSP认证管理,开展不合格药品、非法收售药品等药械专项检查19次,完成药品及化妆品抽检122批次、医疗器械抽验8批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71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10件。

4、加大重点领域、民生领域违法行为打击力度,2019年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078件,罚没643.8万元。依托无证无照联席会议,不断协调规范各类无照情况的处置,各成员单位取缔无证无照经营65户,引导办证199户,引导办照1222户,跨部门综合执法框架初步形成。

5、以电梯大会战、“三大战役”等专项整治为抓手,狠抓特种设备日常安全监管。2019年检查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825家次,检查特种设备1262台套,立案处罚37起,罚款134.5万元,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08个。组建完成7个电梯二级救援站,全区6207台电梯纳入应急救援体系。

6、开展产品监督抽查692批次,整改率和后处理到位率100%。强化打传长效机制,排查各类场所2.48万处次,走访群众3.8万人次,排查可疑人员57人次,发放宣传品29.8万份,全区保持传销清零逾27个月。深入开展“小产权房”违法广告专项治理,集中清理库存宣传单24.8万份,拆除宣传条幅5个,清理宣传展板41块,立案查处18起。

72019年对2310户市场主体完成登记事项和信息公示情况“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信息5484条,实施市场主体信用修复30户次,协助实施公司股权冻结115件,“一个平台管信用”体系逐步完善。

8、不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上报“扫黑除恶”线索5条,开展“行政案件排查大起底”及“投诉举报线索排查大起底”,累计核查案卷2703件次。发放宣传材料21506份,推送宣传短息920多条,走访企业2441户次,不断巩固和扩大宣传阵地。

开展规范直销打击传销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直销企业服务网点42户, 处理投诉举报26件,对“完美”、“无限极”、“铸源”、“金士力”,“玫琳凯”等在静海区有直销网点的直销企业进行约谈,规范经营。

9规范“五进”维权服务站建设,拓宽消费维权渠道。已建成与街镇便民服务中心对接的维权站18个。下发《关于做好2019年度投诉举报处置工作的通知》,细化维权执法措施,进一步健全沟通协调机制。2019年,区局投诉举报网络平台先后受理、分拨各类投诉举报共计3948件,其中投诉2195件、举报1753件,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93.45万元。

(四)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1、深入落实区局《“三重一大”工作办法》,规范决策程序、决策行为。下发区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执法工作的意见》等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决策程序、决策规则一步规范。对重大处罚决定实行集体讨论。

2、强化法制审核部门人员配备。配备具有法学背景的审核人员2名;2人研究生学历,其中1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

3、聘请天祥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为区局法律顾问。2019年对区局涉诉中法律适用、行政案件疑难及相关涉法咨询、研究等问题,开展现场、电话咨询、座谈10次。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强化监督

1制定区局《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对 区局“三项制度”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

2、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委《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行政处罚裁量细则(试行)》、《行政处罚裁量细则(试行)》(续一)等文件,严格规范处罚裁量,全年无行政执法行为因裁量不当引发复议诉讼。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据权责清单分解行政执法职权,明确执法责任。

3、严格按照《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规定》、《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督的工作意见》等要求,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有错必纠的原则,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防止和纠正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严格对案件法制审核。通过执法监督平台主动抽样和组织执法案卷评查等形式,做好事中、事后监督。

4、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2019年区局237名执法人员取得天津市行政执法证。71人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证。

5、全年共应对行政复议9起,应对行政诉讼34起,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

6、加强公众参与,指定专人进行政务公开工作。通过区局门户网站、办事大厅等途径对外公开我局联系方式、信访邮箱、地址等内容,公示行政执法主体、职责、权限、程序信息和行政许可等信息。

(六)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

1、制定区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导学、督学机制。通过集体学习研讨、个人自学、专题调研等方式开展学法工作。2019年组织领导干部集体学习4次。组织新招录9名公务员(含参公)参加天津市公务员初任培训。组织区局工作人员参加国家工作人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习、天津干部在线学习等学习。

2、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调整2019年区局普法责任清单。通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二、2019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19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为:

1、法治宣传教育方式还比较单一,法治动漫、微视频等宣传媒体创作力有所欠缺,新兴媒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2、行政执法公示路径过多,重复录入、标准要求不一,不利于行政执法信息的及时有效公开,影响了公众参与实效。

3、执法及法制队伍的专业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系统性亟需保持。面对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使大量职能、事权的新形势。执法干部知识结构不匹配等问题造成干部履职能力与市场监管履职要求之间还有一定差距,履职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基层执法办案队伍的专业性、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4、行政执法法制监督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以案件质量评查为基础,丰富形式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及时分析行政复议案件中暴露出的执法普遍性问题,并能积极有效的将问题分析运用于解决执法共性问题;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诉讼暴露出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吸取经验教训。能有效的举一反三,以防止同类型问题再次发生。

三、2020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0年,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续跟进工作,主动研究简政放权、便民利民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做好简化审批流程,及“多证合一”及全程电子化配套工作。

提升区域品牌规模和质量,继续强化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品创牌的定向培育,筑牢后备企业梯次。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强循环经济、健康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区域重点产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培育企业标准领跑者,着力加强食品企业标准、联盟标准创设执行。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企业“信用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双随机”检查等制度,推进“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工作。

紧扣扰乱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顽疾,重点查办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侵犯知识产权、传销、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案件。

切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以“创城”“创卫”活动为载体,继续深化实施食药安全大检查力度,突出行业自律与监管落地统筹结合,着力延伸农村地区药械监管触角。

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关。推行特种设备分类监管,重点加强大型起重机械、大型娱乐设施、危化企业特设等领域监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认真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党内法律法规以及与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学习。加强干部职工素质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结合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持续展开监管所“改革推进”“基层建设”“能力提升”主题活动,立足基层设施建设、队伍建设,抓牢基层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基层履职能力。

倾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将基层办案作为倒逼干部学法用法、提升监管能力、强化行为规范的重要手段,达到切实提升监管能力和行为规范的目的。

着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重点整治“不担当、不主动、不积极”问题;完善内部监督制度,梳理履职廉政风险点,强化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天津市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年3月30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