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闻动态  》 工作动态
蓟州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强化“国庆中秋”期间市场安全
来源:蓟州区市场监管局 发布日期:2020-09-30 17:30

蓟州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强化“国庆中秋”期间市场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国庆 中秋”期间各类市场经营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蓟州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各类专项执法检查,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全力“备战”双节假期市场安全。

    一、全面落实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全面落实餐饮行业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工作要求,区市场监管局重点对餐饮户从业人员必须配戴口罩、所有进出餐饮户人员必须出示健康码并测量体温以及消杀用品、用具必须齐全等问题进行了叮嘱,确保餐饮户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12人次,执法车辆115车次,检查餐饮户565户,张贴餐厅(馆)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指南600余份。

    二是组织城区所有药品连锁企业和单体企业负责人召开秋冬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就药店疫情防控要点进行了再次强调:继续做好退热止咳药品的销售管控和购买抗病毒、抗菌类药品的实名登记工作,按时上报登记信息,保证统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要求销售药品,保证所售药品、医疗器械及民用疫情防控物资的质量安全。

    二、扎实开展节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截至9278,蓟州区食品销售经营主体评级完成率为99.1%,餐饮服务环节主体评级完成率为98.65%,集中交易市场评级完成率为100%,已完成2020年我市食品经营风险分级评级完成率考核≥97%指标要求

    二是开展冷链食品风险排查工作。以全区冷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集中交易市场、海鲜水产品(含冷链食品)销售者、餐饮服务单位、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提供者、进口冷链食品企业等为重点场所,以主体资质是否齐全,贮存条件、索证索票是否合规齐全,是否严格履行进货查验,冷链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等为重点排查内容,进行细致排查。截至目前,已摸底冷库113个,其中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者自用冷库和冷藏冷冻贮存服务提供者;摸底海鲜水产品、冷藏冷冻肉经营者、经营冷链食品的餐饮单位共148户;摸底有冷链食品交易行为的集中交易市场6个;摸底进口冷链食品企业5户;摸底饿了么和美团外卖送餐平台骑手298人。排查发现冷链食品索证索票不齐全12户,未按要求温度贮存食品8户,执法人员已现场责令经营户立即整改。随后,执法人员对部分问题经营户实行了“回头看”检查,未发现问题。

    三是开展“随机查餐厅”工作。根据《蓟州区2020年“随机查餐厅”工作方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第一期以“农家院”为主题的随机查行动,邀请群众代表参与随机抽取农家院经营户,同时邀请食品安全监管站同志一同参与检查,本期行动共检查10户农家院。届时,将通过蓟州市场监管公众号发布“红黑榜”经营户情况,进一步引导农家院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

    四是开展重点场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食品生产企业、大型商超、旅游景区、集贸市场、餐饮经营单位为重点场所,以节日期间消费量大的米、面、食用油、月饼及糕点制品、肉及肉制品、海鲜水产品等为重点品种,重点检查经营资质、是否销售过期食品、是否销售“三无”食品和“山寨”食品、索证索票是否齐全、食品加工制作是否规范、是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截至目前,共检查4家肉制品生产企业、5家糕点生产企业、2家酒类生产企业、1家水产品生产企业,检查商超、副食店、餐饮店、海鲜水产品店、农家院等各类食品经营主体826户次,发现立整立改问题21个,已现场责令经营户整改落实。同时开展两节期间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印制14000份“致食品经营户的三封信” 发放至食品经营户、餐饮单位、农家院等场所。

   三、开展节前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

    一是精心部署,全面筑牢安全防线。鉴于近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局相关科室召开专题部署会议,全面排查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止一切安全事故切实守住、守牢、守好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红线。

   二是全面排查,消除特种设备隐患。自9月份以来,先后对我区67家涉及重点景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涉及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厂车等263台重点设备运行和维护状况开展了全方位检测;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指导使用单位全面整改到位,切实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2处,严格确保检验覆盖率达到100%、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全力保证各个阶段工作推进有序有力、卓有成效。

    三是靠前服务,有力保障景区安全。以“提前介入、强化措施、稳固防控”工作机制为支撑,主动上门深入我区各大景区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与技术排查,为景区迎接“十一”客流高峰进一步切断危险源。

  四、加强各类市场价格监管

    重点对景区、商超、农贸市场商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景区门票价格是否存在恶意涨价行为、减免政策是否执行;各类市场所售商品是否做到价签齐全、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了现场规范。同时,告知各经营单位在“双节”期间一定要提高认识,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坚决杜绝强制销售、捆绑销售、强制搭售等违规行为,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五、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

   一是加强重点工业产品、消费品质量监管。开展电线电缆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重点对1家生产及3家历史抽检不合格销售单位进行检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开展汽车重要零部件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查看了16家销售单位销售的轮胎、制动等零部件、总成的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获证及标注情况,督促经营者规范进货渠道,保证产品质量可追溯。开展液化石油气产品质量抽检,对3家液化石油气站销售的3批次产品进行抽检,检验结果合格。

    二是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监管。已完成全区19家食品、环境、机动车等检验检测机构监督巡查,组织5家机构开展检验检测机构“互评互查 整改提升”活动,对发现的人员培训记录不完善等问题要求各机构抓紧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六、开展节前计量监督检查工作

    以辖区各大商超为主要场所,以节令食品为主要商品,现场抽查稻香村、好利来、大桥道、桂顺斋等11个品牌月饼共计40批次,其他定量包装商品10批次,现场抽查称重月饼15批次,经检查,月饼类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规范,量值误差符合要求,未发现有礼盒装月饼涉嫌过度包装的情况。抽查的商品,经查询,商品条码与标注的条形码一致并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注册。

    七、联合消协开展消费维权工作

   一是走进超市开展消费体察活动。邀请消费者代表走进超市熟食区食品生产车间,了解了食品生产过程,对超市的安全生产、品质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是走进景区开展消费维权活动。为有效地维护景区形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采取多种措施对旅游经营企业和商户进行规范。在各主要景区,都设立了消费者投诉站,摆放公平秤,公开投诉电话,设立专人值守,及时受理消费者投诉。

    “双节”期间各类市场监督检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