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新闻动态  》 工作通知
天津市宁河区知识产权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要点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宁河区知识产权局) 发布日期:2025-03-28 11:50

2024年,天津市宁河区知识产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市知识产权局工作部署,坚持严格保护、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创新服务的工作原则,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各项工作成效明显。截至2024年底,我区有效发明专利220件,同比增长17.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71件;有效注册商标累计7532件,同比增长4.2%

一、战略部署取得新进展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文件。印发《天津市宁河区知识产权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宁河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提高保护成效。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工作部署。组织召开2024年宁河区知识产权工作会议,传达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精神,总结部署全区知识产权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

二、创造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是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组织天津宁河农业发展集团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助力地方特色产品“走出去”。

二是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引领创造工程。推动企业申报2024年天津市知识产权资助项目,成功为天津市天元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河蟹养殖协会2家单位共计筹到12万元的项目资金,助力优质知识产权项目落地。  

三是持续加强地标培育和保护工作。发挥区域农业产业优势,探索品牌价值提升新路径,2024319日天津宁河七里海河蟹产业有限公司获批“七里海河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单位,成为“七里海河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第二家合法使用单位;202485日“七里海河蟹”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成为本年度天津市唯一上榜的地理标志。

三、转化运用获得新突破

一是盘活存量促进转化。按照市局盘活存量工作部署,推动全区190家企业需求端登录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专利盘活工作;举办“一月一链”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2场次,实际落地转化项目2项,投资金额共计8万元

二是发挥服务机构效能。依托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促进区域专利的高效益运用,共计完成具有备案条件的专利产品200余件,落实具有条件办理开放许可的专利20余件。

四、保护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是强化打击假冒侵权效能。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老字号企业商标驰名商标保护暨打击侵权假冒、中秋国庆期间老字号企业商标驰名商标线上线下保护、商标专利“双随机、一公开”等专项行动,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商品、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检查,持续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年查办商标类案件11件,罚没款合计19.15万元,全区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优化。同时,与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区文化和旅游局共建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作共建备忘录,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行政机关的协同保护力度。

二是规范知识产权申请行为。组织开展两批次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整治行动,督导相关申请人和代理机构将确属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专利申请全部撤回,全年对16件非正常专利申请严查严打,主动撤回率达100%

五、服务实效达到新高度

一是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建设。深入辖区了解大型专业化市场知识产权相关情况,推动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规范,20241028日家乐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选2024年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名单,辖区大型专业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文化宣传。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周”为关键节点,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宁河海关等各单位面向公众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案例宣讲4场次,活动参与人数累计600余人次。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推动辖区2家单位加入天津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更好地服务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以“双周一讲”、知识产权类专题培训为载体,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专项提升活动4场次,培训人员386人次。

天津市宁河区知识产权局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天津市宁河区知识产权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按照市知识产权局工作部署,聚焦区委三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和“五新”产业加速集聚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开展,全面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努力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加强知识产权整体部署

(一)突出政治引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安排,落实落细知识产权相关工作。

(二)统筹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认真落实天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文件精神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实施,梳理总结重点任务进展情况,确保高质量完成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第一阶段目标。

二、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

(三)高质量推进知识产权强企建设。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服务先进制造研发企业,力争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引领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多高质量知识产权2025年,全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达6.5件。

(四)高标准打造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家乐超市完成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以此为着力点带动辖区大型专业化市场知识产权水平不断提升

(五)高水平突出涉农区域地标特色。稳步推进“七里海河蟹”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助力七里海河蟹产业化、链条化发展深入开展涉农商标、地理标志产品的挖掘、培育工作,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单位不断增长。

三、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六)提升重视程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及《天津市强化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专利备案、开放许可、投保、质押融资等方面,提高专利转化运用效能,激发专利转化内生活力,打造专利转化服务生态,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力争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形成产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建立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共同推进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和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七)强化对接力度。通过组织开展“一月一链”等活动,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传力度,帮助企业对接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共同研究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思路,着力疏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方面发展难题。

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八)强化“严保护”工作力度。提升行政保护效力加强元旦、春节、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管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做到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

(九)强化“大保护”工作格局。持续完善跨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司法保护、行政执法、行业自律、公民诚信有效配合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

(十)完善“快保护”工作机制。发挥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快速维权渠道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服务。为重点企业做好海外维权服务,对“走出去”、PCT国际专利申请等企业开展精准服务。

五、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十一)发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效能完成区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评估验收工作,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入园区活动,面向企业开展针对性公益培训服务不少于4场次;发挥芦台街商标品牌工作指导站作用,对接服务辖区各类市场主体。

(十二)严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强化知识产权代理整治力度,严格规范专利和商标申请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

六、落实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十三)贯彻落实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构建知识产权全方位保护屏障,推动以良法促善治。

(十四)做好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工作。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宪法、民法典以及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普法宣传融入到知识产权工作全过程。

七、夯实知识产权基础建设

(十五)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结合“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加强知识产权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发挥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将普法宣传融入到纠纷调解全过程。

(十六)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持续面向各街镇市场监管所和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