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0336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9-04-29 10:21

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第0336号建议的答复

         

                                                              类    别:A

                                                                   签发领导:林立军

                                                                公开属性:公开

刘艳华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的建议》(0336号),我们非常重视,经研究答复如下:

我委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为根本遵循,通过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快速检测、抽样检验等工作方式,依法依规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控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风险,努力维护食品消费安全。特别是机构改革后,我委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监管能力。

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为加强市场销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进一步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主体责任,规范食品销售行为,我委在按计划执行日常巡查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一是狠抓源头,夯实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严格监督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签订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全市351个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与入场经营户签订入场协议共19109份。二是严格执法,严厉惩处违法行为。对监管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及其销售经营者,依法予以严肃查处。三是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利用每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和“3.15消费者权益日”等时期,加大社会宣传,鼓励社会共治。组织批发市场和集中交易市场主办者、经营者进行集中宣讲教育共计90余次,培训相关人员3000余人次。四是科学监管,强化督导检查。对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食用农产品贮存服务提供者分类实施风险分级管理。成立督查组、暗访组、组织各区局互查等形式对批发市场进行督导调研,截止目前,共组织督查调研40余次,暗访检查20余次,区局互查20余次。五是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细化与农业部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有机衔接的协作配合。在前期与农委签署全程监管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监管协作,细化协作内容,突出重点品类。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机制。

二、加强监督抽检,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2018年,我委积极组织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工作,结合市场监管工作特点,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国抽、市抽、区抽三级联动的抽检监测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大重点品种、重点场所、重点项目的专项抽检。覆盖我市16个行政区域,累计完成监督抽检任务5.46万批次,总体合格率99.28%。一是突出重点品种,重点对食用农产品、调味品、食用油等最受百姓关注也是风险等级较高的品种的监督抽检。二是突出重点检测项目,国抽、市抽基本做到了对产品的全项目检测,区抽主要是根据辖区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侧重对重点项目的检测。三是突出重点场所,对百姓日常光顾的集贸市场、超市等场所的食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增加抽检数量。四是突出风险分析和隐患防控,通过对全市食品抽检数据研究汇总,按季度形成分析报告,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并针对问题研究制定风险防控的措施。

三、加强快速检测,控制食品安全隐患

充分发挥市场监管所和市场开办者两种形式的快速检测手段作用,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是我委为全市各市场监管所统一配备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2018年全系统以蔬菜、水果、畜禽肉等食用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项目为重点,开展快速检测2万余批次。二是压实市场开办者主体责任,持续推进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快检室规范化建设。自20165月以来,我委大力推进全市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快检室建设,着力提升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检测能力。三是2017年市政府将示范快检室建设纳入20项民心工程,在每个行政区建成2个示范快检室,全市共建成32个示范快检室。示范快检室检测结果通过电子显示屏在市场明显位置进行公示,消费者可以通过公示信息及时了解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状况。四是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聘用第三方检测机构,受市场委托承担辖区集中交易市场食用农产品日常检测工作。西青区红旗农贸综合批发市场试行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驻场承担日常抽样检测任务,建立起“政府部门指导-专业机构检测-农贸市场整治”的“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新机制,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做好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查力度。一是继续扎实实施风险分级管理,完善“巡更”系统基础数据库,规范基层日常监督检查,修订经营环节风险分级管理办法。二是持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三是进一步落实集中交易市场主体责任。适时召开批发市场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严格市场主体准入,重点狠抓流动批发商入场建档,完成入场销售者建档率100%的总局指导性目标。加强畜禽水产品等重点品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抽检。结合监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监督抽检计划并组织实施。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生物毒素污染等重点指标,高风险食品、低合格率食品品种的抽检。二是坚持覆盖原则,覆盖天津市所有行政区域,实现覆盖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等不同区域。三是坚持检管结合,加强监督抽检与日常监管信息的互联共享,根据监督抽检结果情况,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监督抽检信息。四是以“五个到位”为统领,进一步理顺抽样检验、日常监管、稽查执法等相互配合的核查处置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和核查处置工作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食品经营主体责任监管。一是加强食品经营许可和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工作,开展食品经营者主体资格监督检查,及时依法查处食品经营者无证经营违法行为,依法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二是进一步加强食品销售环节索证索票工作。组织全系统落实《市市场监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销售环节食品(食用农产品)销售经营者“索证索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广使用“证票合一”销售凭证,进一步督促食品销售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与查验记录义务。

 

 

 

                                                    2019327

 

 

 

工作人员:张利民,                                  联系电话:2337715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