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7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市场监管委 发布日期:2021-05-19 14:46

          

                                                                 类    别:A

                                                        签发领导:林立军

                                                      公开属性:公 开


杜玉明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外卖平台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第0477号),市政府交由我委办理,经研究,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的兴起,特别是为百姓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网络外卖订餐平台,以便利、快捷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订餐已经成为群众食品消费的重要方式,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如食品安全问题与隐患,社会和舆情关注的热度不断升高。一直以来,我委始终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加强监管工作力度,着力提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严格网络餐饮食品交易主体备案

为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按照《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36号令)规定要求,我委于2019年10月17日,修改出台了《天津市网络食品交易主体备案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关于做好网络食品交易主体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相关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严格我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及其分支机构、代理商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备案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共24家,其中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2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代理商10家(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分支机构1家,代理机构4家;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分支机构1家,代理机构5家;亿联百汇代理机构1家);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46家;入网经营的餐饮服务提供者35866家。

(二)开展疫情期间网络餐饮经营服务

新冠疫情期间,为鼓励推广“无接触”式餐饮服务,我委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委关于简化网络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手续的通知》,进一步简化网络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手续,通过减少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明确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微店、微信小程序,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或者以手机APP等多种的网络食品经营新形式,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同时,为做好餐饮单位复工期间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线上培训的通知》,并在天津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开设“线上课堂”,通过“视频+课件+考试”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增强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复工餐饮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参与在线培训超过9万人次。

(三)创新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式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结合我市实际,我委2020年4月1日出台了《天津市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暂行办法》,依托《天津市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巡更)系统》,运用网络信息化监管手段,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第三方平台设立的分支机构纳入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监管主体类别,并制定了静态、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表,实施食品经营者风险等级实行从低到高划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的分级管理。制定了《网络食品交易(含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持续开展食品经营者信息采集录入、风险评级,并按照A、B、C、D级相对应的风险等级规定要求,做好每年一到四次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四)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对“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大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代理机构责任约谈,将督促与处罚相结合,切实压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相关制度建设责任,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审查和信息公示责任,以及对入网经营者相应违法行为及时履行制止、报告、停止服务等责任,确保网络餐饮服务经营行为合法合规。通过持续严格监管,目前,美团平台制定公布了《餐饮安全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六步审核制度》,整改超食品经营项目的126家、违规网络经营的251家、持食品摊贩备案证上线经营的18家。饿了么平台制定了《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服务质量控制方案》、《网络销售食品服务质量控制方案》,并对全市84个配送点进行定期巡查,向线上商家投放100万个“食安封签”,认真履行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五)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经营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我委于2020年7月印发了《天津市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责任约谈、每季度要求平台通报入网经营等信息,多方式、多招法、多制度压实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交易主体责任。强化对持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持续合规性检查,开展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日常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线上与线下经营行为一致性的监管,加大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资格持续合法有效、经营场所、主体业态、经营项目等事项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致,公示许可证信息,经营者食品经营条件持续合规,采购原料控制合规,设施设备及维护符合要求,加工制作过程合法规范,餐饮餐具清洗消毒,无证或超项目经营、异地经营行为、食品摊贩主体入网提供餐饮服务经营等方面监督检查力度。2020年12月14日,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委关于推进外卖餐食封签工作的指导意见》(津市场监管食经〔2020〕40号),投放100万个外卖封签,通过严格网络制售食品的配送人员培训、贮存、运输、装卸条件和配送过程操作规范,确保食品配送过程不受污染。

(六)严格查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网络餐饮服务食品经营安全重要性,畅通现场投诉举报、邮件发送、互联网、电话等网络食品消费维权渠道,加强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执法检查,2019—2020年两年间,共监督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自建网站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共计36741家次,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997件,立案1788起(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18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770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351份,下线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308家,取缔无证经营70家,罚没金额92.08余万元,兑现投诉举报奖励33.26余万元。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强化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行为监管

一是依据《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压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自建网站餐饮服务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责任,切实规范网络餐饮服务市场秩序,保障公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二是严格执行《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监督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主体资格合法。鼓励食品制售摊贩提升经营场所设备设施条件,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后入网经营。

三是强化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监督检查,线上监测、线下巡查,严查是否落实对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审查制度、实名制登记制度、信息公示制度、送餐环节风险管控制度等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四是加强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线下监督检查,严查无证、假证、套证、超项目经营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二)加快推进网络餐饮服务智能化监管

根据中央加强“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文件精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智慧监管工作目标,探讨研究“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系统”在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加快推进入网餐饮服务经营者实施网上“明厨亮灶”,推广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网络餐饮服务单位智慧化监管,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网络餐饮违法经营行为,有效遏制黑外卖、食品制作场所脏乱差等违法行为,让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接受社会广泛监督,让消费者看得见、食得安。

(三)持续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安封签

通过“政府帮助一点、平台赞助一点、企业自筹一点”,推进入网食品经营者加贴餐食封签工作,加大餐食封签的使用覆盖范围,认真做好对商家、平台的宣传培训工作,鼓励入网食品经营者广泛使用餐食封签,筛选出连锁餐饮企业、外卖数量大的商家、试点商圈等进行重点宣传发动,培育出行业标杆,发挥引领作用。将推广使用餐食封签与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随机查餐厅、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工作结合起来,常态化推进,逐步形成“订外卖、看封签”的消费共识,进一步促进我市网络食品经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化社会共治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种新媒体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宣传报道,不断增强广大消费者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不断深化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2021年3月31日





工作人员:张利民                                     联系电话:23377157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