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66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市市场监管委 发布日期:2021-05-20 14:47

                                                                                 类   别:A

                                                                  签发领导:林立军

                                                                                         公开属性:公 开


孙华林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我市外卖送餐安全的提案》(第0661号),经会同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和市邮政局研究,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的兴起,特别是为百姓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网络外卖订餐平台,以便利、快捷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订餐已经成为群众食品消费的重要方式,在改变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同时,也隐藏着诸如食品安全、外卖送餐道路安全等问题和隐患,社会和舆情关注的热度不断升高。一直以来,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始终将网络餐饮服务安全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不断加强监管工作力度,着力提升网络餐饮服务安全监管水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严格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

1.严格网络餐饮食品交易主体备案。市市场监管委于20191017日修改出台了《天津市网络食品交易主体备案管理办法》,严格我市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及其分支机构、代理机构的监督管理。截至目前,我市已备案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共24家,其中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分支机构2家,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代理商10家(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分支机构1家,代理机构4家;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团)分支机构1家,代理机构5;亿联百汇代理机构1家);自建网站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46家;入网经营的餐饮服务提供者35866家。

2.开展疫情期间网络餐饮经营服务。新冠疫情期间,为鼓励推广 “无接触”式餐饮服务,市市场监管委印发了《关于简化网络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手续的通知》,进一步简化网络食品经营者的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手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微店、微信小程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或者以手机APP等多种的网络食品经营新形式,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线上培训的通知》,开设微信公众号 “线上课堂”,通过“视频+课件+考试”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增强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复工餐饮单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参与在线培训超过9万人次。

3.创新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方式。202041日,市市场监管委出台了《天津市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暂行办法》,运用网络信息化监管手段,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第三方平台设立的分支机构纳入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监管主体类别,制定了静态、动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表,实施食品经营者风险等级实行从低到高划分为A级风险、B级风险、C级风险、D级风险四个等级的分级管理。制定了相关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持续开展食品经营者信息采集录入、风险评级,按照ABCD级相对应的风险等级规定要求,做好每年一到四次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4.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市场监管部门多次对“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大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代理机构责任约谈,将督促与处罚相结合,切实压实其相关主体责任,通过持续严格监管,美团平台制定公布了《餐饮安全管理办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六步审核制度》,整改超食品经营项目的126家、违规网络经营的251家、持食品摊贩备案证上线经营的18家。饿了么平台制定了《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服务质量控制方案》,《网络销售食品服务质量控制方案》,并对全市84个配送点进行定期巡查,向线上商家投放100万个“食安封签”,认真履行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5.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经营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市市场监管委于20207月印发了《天津市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责任约谈、每季度要求平台通报入网经营等信息,多方式、多招法、多制度压实提供网络餐饮服务的交易主体责任。强化对持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持续合规性检查,开展好餐饮服务经营行为日常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线上与线下经营行为一致性的监管,加大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资格持续合法有效、经营场所、主体业态、经营项目等事项与食品经营许可证一致,公示许可证信息,经营者食品经营条件持续合规,采购原料控制合规,设施设备及维护符合要求,加工制作过程合法规范,餐饮餐具清洗消毒,无证或超项目经营、异地经营行为、食品摊贩主体入网提供餐饮服务经营等方面监督检查力度。20201214日,印发了《市市场监管委关于推进外卖餐食封签工作的指导意见》(津市场监管食经〔202040号),投放100万个外卖封签,通过严格网络制售食品的配送人员培训、贮存、运输、装卸条件和配送过程操作规范,确保食品配送过程不受污染。

6.严格查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2019—2020年两年间,共监督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含分支机构、代理机构)、自建网站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共计36741家次,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3997件,立案1788起(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18件,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770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351份,下线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1308家,取缔无证经营70家,罚没金额92.08余万元,兑现投诉举报奖励33.26余万元。

(二)认真做好外卖送餐道路安全监管

市公安局交管部门针对部分即时配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交通安全的倾向比较严重,对配送时效、配单机制的考核和设置不科学,造成部分从业人员为抢单增加收入,闯红灯、逆行、走机动车道,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等违法情况,结合《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实施,立足主责主业,从提升警务效能和落实管理职责入手,组织市区、滨海新区各单位通过显性用警、网格化布警,全面加大对外卖送餐、快递行业从业人员驾驶电动自行车期间产生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拦截处罚力度。在用餐高峰重点时段,对外卖电动自行车通行集中的主要路口以及居民小区、商场、写字楼周边等区域,设置治理勤务,对车辆未登记、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行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依法严格处罚,通过提高现场“查处率”和“管事率”进一步加强现场教育、处罚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处罚一起,教育一片”的示范作用。

市邮政局按照《邮政法》、《快递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邮政快递市场的监管,按照外卖送餐业务邮寄安全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国家邮政局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围绕寄递安全和生产安全两方面,督促寄递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认真遵守《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深入开展邮政快递业安全生产三年专项行动,不断夯实行业安全生产基石,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畅通。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强化网络食品经营安全监管。市场监管部门一是强化入网食品经营行为监管。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压实网络餐饮服务交易主体和入网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强化线上监测、线下巡查,严查无证、假证、套证、超项目经营等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二是加快推进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化监管。推广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网络食品经营单位智慧化监管,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网络违法经营行为,有效遏制黑外卖、食品制作场所脏乱差等违法行为。三是持续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安封签。通过“政府帮助一点、平台赞助一点、企业自筹一点”,推进入网食品经营者加贴餐食封签工作,将推广使用餐食封签与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随机查餐厅、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工作相结合,促进我市网络食品经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外卖送餐道路安全监管。市公安交管部门将依托“警区警长”警务机制改革,强化网格化布警,持续保持对即时配送行业从业人员交通违法的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主干路、示范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治理向次支道路、背街里巷延伸,巩固区域整治效应,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深化“警社合作、警企共治”机制,强化源头监管,积极引导骑手树立安全、文明骑行的意识,促进外卖配送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我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同时,市应急局高度重视外卖送餐安全,将依据工作职责推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好安全监管责任。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化社会共治。各相关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各种新媒体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宣传报道,不断增强广大消费者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外卖送餐安全监督管理,不断深化网络食品交易安全社会共治。

                        


                     2021330




工作人员:张利民                                   联系电话:23377157



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