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 A
签发领导:戴东强
公开属性:公开
陈向理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宅经济发展的建议》(第0349号),前期我委已作出答复,现综合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邮政局的意见并结合我委工作职责,就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推进我市诚信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挂帅,49个市级部门和16个区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天津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市诚信建设。
二是编制印发《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和《规划任务分工》,紧紧围绕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等战略,提出“十四五”时期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128”发展思路。一个总目标,即:打响“诚信天津”品牌;两大任务,即:服务实现城市功能定位和助力优化平台二期将建设“信易贷”管理系统、信用承诺管理系统、信用报告服务系统、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系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系统、个人信用评价系统,以及政务诚信管理系统、信用工作监测系统、信用服务机构管理系统等13个子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水平,有力支撑信用惠民便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各类应用场景。营商环境;八大举措,即:健全信用法规标准体系、提升信用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繁荣信用服务市场、完善信用便民惠企体系、推进信用试点示范建设、推动京津冀信用体系协同发展。《规划》还提出,“增强信用感知,完善信用惠民便企体系”,要“丰富信用惠企场景,深化“信易贷”服务功能,以信用支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注重发挥“信易贷”平台作用,扩大“信易贷”规模,大力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融资服务”。
三是推进京津冀信用协同共建,与两省市信用牵头部门联合制定《京津冀全国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方案(2020-2024年)》,印发我市任务分工方案,促进京津冀区域信用协同发展。
四是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初步形成“1+16+N” 的全市信用信息系统架构,建4设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二期)项目,编制印发了《天津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0版)》。平台二期正在建设“信易贷”管理系统、信用承诺管理系统、信用报告服务系统、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系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系统、个人信用评价系统,以及政务诚信管理系统、信用工作监测系统、信用服务机构管理系统等13个子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全市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水平,有力支撑信用惠民便企、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各类应用场景。
五是推进信用奖惩。市场监管委牵头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联合奖惩工作。通过加强联合奖惩信息化建设,按照市诚信建设工作部署,不断优化天津市市场主体联合监管系统功能,着力提升联合奖惩信息化水平,扩展联合奖惩自动化对接的覆盖领域,已实现了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市人社局金保二期、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申报管理的数据接口对接,在市场主体准入等领域实现对失信主体的自动惩戒。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442户(次)A级纳税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实施激励,对1.96万户(名)失信主体、自然人予以惩戒。全市各级行政机关通过联合监管系统实施联合奖惩工作,累计归集奖惩案例128531件。加大联合奖惩力度。持续完善各领域信用奖惩工作机制,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
六是开展“信易贷”信用惠民便企应用。2019年12月31日,我市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上线运行了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天津市“信易贷”平台。该平台是纯公益性的融资服务平台,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融资服务费用,通过线上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条件的中小企业,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优惠的融资信贷服务。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得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更好服务中小企业新用户融资,按照市诚信办印发《天津市“信易贷”推广接力活动工作方案》,先后在河西区、北辰区、武清区、滨海新区、宝坻区、南开区、西青区、红桥区召开了9场推广会,成效明显。截止7月底,天津市“信易贷”平台已入驻50家金融机构、15家信用服务机构,上线128款贷款产品,累积为8,7567家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23,6809笔、869、4586亿元,在省级平台中服务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七是大力推进“信用交通省”建设。我市“信用交通省”建设在2020年度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的全国“信用交通省”建设总结推进会上被命名为2020年度“信用交通省”建设典型省份。九是成立天津市信用标准化委员会。是全国较早成立信标委的5个省市之一,有力推动全市信用标准化建设。
综上,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市诚信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2021年7月末,天津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位列第4名,比去年同期提升4名,近一年以来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二、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制定出台《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建立完善诚信建设顶层设计。2020年12月1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是继上海、河南、山东之后全国省级综合信用立法的第四部。《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顺应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失信问题,设置第三章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明确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原则、措施、严重失信行为惩戒措施、社会性激励和惩戒措施等,为依法依规开展诚信工作提供法制保障。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印发《天津市行业信用监管责任体系构建工大力推进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印发《天津市行业信用监管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方案》,部署了分3批在26个部门、50个重点行业领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截止目前,市交通运输委(巡游出租车驾驶员、道路运输企业、机动车维修企业等)、市水务局(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已开展行业信用监管;市发展改革委(节能领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无线电管理领域)、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学品监管领域、保安领域、酒店住宿领域)、市人社局(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建筑业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工程监理企业、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企业)、市城市管理委(环卫行业、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渣土运输企业)、市水务局(水利建设市场主体)、市商务局(家政服务企业)、市应急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领域)、市统计局(统计领域)、市医保局(医药企业)、市金融局(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市药监局(药品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行业)、市消防救援总队(大型商业综合体)已印发信用监管制度文件。
三是加大诚信宣传力度,营造诚信文化氛围。先后制定《关于做好诚信主题宣传的工作方案》和《天津市关于进一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编制印发《<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宣传方案》,加强教育引导、注重实践养成、营造舆论氛围、强化制度保障。在16个区接续开展“建诚信天津 筑文明社会”系列宣传活动。河西区、河北区、和平区、红桥区启动中冶和悦汇、意式风情区等5个 “诚信示范街区”的创建。市商务局、文明办联合开展2020年度天津市“诚信经营承诺店”活动,倡导诚信兴商理念,提升商贸流通行业诚信水平。
三、大力推动我市物流业发展,支持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支持物流业重点项目建设。 2020年,市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若干措施》(津发改经贸〔2020〕307号)、《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具体举措分工意见》(津发改经贸〔2020〕363号)等政策措施,不断促进我市物流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总项目办”职能作用,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专项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津发改规〔2020〕8号),同步修订《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专项项目验收办法》(津发改规〔2020〕9号),进一步完善了项目管理相关政策。组织开展2020年天津市物流业发展专项项目申报工作,将天津顺丰速递有限公司天津顺丰自动化区域配送中心一期项目列入2020年市物流业发展专项投资计划,安排专项资金245.5万元,完善区域快递配送网络建设。
二是持续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快递进村”工程。邮政部门①制定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攻坚方案》,在已经实现“村村通快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时间表、任务书,加快推进全市建制村“村村有网点、品牌全覆盖”。②印发实施《快递进村”村级网点建设标准(试行)》,进一步推动提升进村网点标准化建设水平。③以宝坻区作为推动试点,多次实地督导调研,召开“快递进村”工程推动座谈会,为全市相关工作推进树立标杆典范。截止目前,我市2962个建制村100%实现村村通快递,邮政、顺丰、京东、德邦等直营企业实现按址直投到户,1087个建制村建设完成1192个末端网点,基本实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百世、极兔等加盟品牌全覆盖,593个末端网点通过邮政管理部门验收。滨海新区全域75个建制村、北辰区全域41个建制村全部设立末端网点并通过验收,率先实现“村村有网点,品牌全覆盖”。
四、严格落实《电子商务法》
市商务局联合市市场监管委等九部门印发《天津市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津市场监管办[2017]63号),严格落实《电子商务法》、商务部《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制定试行办法》,加强商务行政执法工作,联动各部门,形成监管合力,2020年,市商务局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形式,开展网络零售第三方平台交易规则备案专项行政执法检查11次。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我们将在市诚信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持续加强与完善信用监管系统和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紧扣我市诚信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断促进我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2021年10月18日
工作人员:张利民 联系电话:23377157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