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A
签发领导:戴东强
公开属性:公开
刘智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闭会期间领衔提“关于继续深耕‘数字食安’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管能力的建议”我委会同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公安局、天津海关共同办理,经研究答复如下:
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多年来,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食品安全“四个最严”重要要求,夯实各方责任,确保了天津市食品安全工作稳定向好的形势。当前,针对食品安全新业态、新形势、新要求,传统面对面监管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运用数字化管理,大数据分析已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市委网信办的统筹下,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通过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健全食品全链条监管和可追溯治理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当前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组织开发了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要求,对全市23万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在全市248个乡镇(街道)建立1207个电子监管网格,将网格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为市场监管系统监管人员配备了1650台移动执法终端,通过系统定位功能督促监管人员按照量化等级检查频次开展检查,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为每一家企业建立电子档案,将所有检查数据全部录入监管平台,形成日常监管工作数据库。通过数据分析,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靶向性。
(二)推动食品生产企业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的。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食品标签上的追溯标识,即可查询食品原料、添加剂使用和出厂检验信息,进一步提升食品消费的透明度,实现了生产产品“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公众可查询”。目前,374家食品生产企业完成了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三)推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追溯系统建设。积极引导大型农批市场开办者建设本市场的追溯系统。目前,滨海新区金元宝农批市场、天津市何庄子农批市场、友谊菜市场、越秀菜市场等市场开办者先后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其中,友谊菜市场接受了全国政协调研组实地检查,受到肯定。
(四)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可视化监管。在全市四家婴配乳粉生产企业共安装45个摄像头,实现了国家、市、区三级远程可视化监管,相关区市场监管局每日安排专人进入系统查看,做好检查记录,针对问题及时整改。
(五)开发天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平台并推广使用。将平台与国家平台联通进行数据交换,定期汇总上传食品污染、食品中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等监测数据,经由国家数据系统及天津市监测系统审核、上报、分析、研判,将监测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通报相关部门,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以及管理提供依据。
(六)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互联网+监管”。基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监管、执法、监测和追溯4个APP系统,建立监管机构主体32个、检测机构主体11个、执法机构主体19个、执法人员180人的线上监管体系,上传国家平台监管执法巡查检查记录1.6万余条,进一步实现监管工作痕迹化、采集信息标准化、检查内容数字化。
(七)开展学生食堂“明厨亮灶”的建设。将学生食堂“明厨亮灶”视频信号接入教育行政部门监管平台,市级、区级、校级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开展网上视频巡查,进一步提升学校对于食品安全的技防能力。目前,全市所有学生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100%的实现了全覆盖。
(八)开发天津市重要产品(肉菜)追溯管理平台。与国家平台对接,按时上传数据,发挥大数据分析功能,强化追溯实效。截至9月份,共上报数据3963265条,其中有效数据3664744条,数据有效率为92.47%,全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运行稳定。
(九)开发进口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采集平台。通过平台对国内外食品、化妆品的安全管理、限量标准、不合格召回等方面进行自动采集、分析,形成预警信息,对进口食品实施精准布控。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验核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编码,严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签发关。将进口食品的安全及追溯管理由口岸环节延伸至境外生产、加工、贮存环节,经营商可通过证书编号、电子二维码等查询到该批货物相关进口信息。今年以来,采集食品安全信息10900余条,检出进口不合格食品234批次、2600余吨。
(十)开发天津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和天津市的统一部署,在全国率先上线运行天津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构建了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到经营”全链条追溯管理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开发专门的追溯搜索引擎,“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搞定”,实现对国别、进口商、检验检疫单号等条件的正向追踪,对市场主体名称、产品名称、批号等条件的反向溯源,消费者通过微信扫描“天津追溯”二维码随时查看溯源信息。截至目前,全市6914家市场主体在天津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注册,累计上传追溯数据650112批次,全年排查管控涉疫食品2108余吨。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推动食安天津智慧监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打通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互联。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的应用,推动移动执法信息向智慧化跨越升级。
(二)持续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开展巡查检查,提升政府智慧监管能力。
(三)引导企业投资自建追溯系统,探索与骨干(品牌)流通企业合作,推进一批智慧菜市场、还迁新建小区菜市场自建追溯系统与重要产品追溯(肉菜)管理平台对接,发挥大数据分析功能,强化追溯实效。
(四)持续鼓励、引导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建设食用农产品追溯管理系统。
(五)建设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通过进口申报数据与预设风险条件的自动对比,实现风险信息自动提醒,防止不合格食品入境。
2022年11月15日
工作人员:张利民 联系电话:23377157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