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A
签发领导:戴东强
公开属性:公开
葛啸虎代表:
您在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落实天津市知识产权专利权质押贷款,实现知识产权金融化”的建议,经会同市金融局、天津银保监局研究答复如下:
2022年,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部署,积极落实市市场监管委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全年发明专利授权11745件,同比增长59.2%。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51162件,同比增长17.9%。2022年全年全市申请商标注册71347件,核准注册54955件。截止2022年12月底,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399652件,同比增长13.3%。2022年获得国家财政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2022年4月份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考核反馈通报,我市得分96.2,跻身全国优秀行列。
市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将其作为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积极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34号)要求,与相关单位加强协作,齐抓共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共同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一、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工作
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34号)以来,市知识产权局与天津银保监局、市金融局等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结合自身业务特色和经营优势,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加大对知识产权运用的支持力度。一是辖内法人银行机构积极发挥自主决策优势,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适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特点的风险评估、授信审查、授信尽职和奖惩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服务质效,缓解高科技轻资产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天津农商行出台《专利权质押贷款操作规程》《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操作规程》;滨海农商行及时更新授信政策指引,向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和拥有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倾斜,优先给予融资支持,制定《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知易融”业务管理办法(试行)》,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设计成规范化贷款产品,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植物新品种权作质押进行融资。二是各银行分支机构借助总行资源和管理优势,有效推动天津地区产品创新和业务发展。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聚焦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点,研发“知惠贷”“专精特新贷”“雏鹰瞪羚贷”等信用或质押专属产品,组织“专精特新普惠行”“专精特新竞赛季”等专项活动,加大对专精特新、国家高新、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授信支持力度。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建成“创业者港湾”,配套创业孵化、信贷融资、创投服务、产业对接、辅导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善新贷”、“善担贷”、“科技双创贷”等金融产品,为科创类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创业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北京银行天津分行借助北京总部与中关村担保公司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合作优势,将知识产权作为反担保物,为多家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三是引导金融机构专营化发展。先后引导工商银行、滨海农商行、人保财险、平安财险等先后设立15家科技专营机构,推动有关机构在团队配置、准入条件、风险管控、业绩考核等方面探索差异化管理举措,持续提升专营专业水平。
二、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
市知识产权局与市发改委、市金融局,天津银保监局、市版权局共同印发《天津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工作。市知识产权局与市金融局联合印发实施《关于开展商标质押助力餐饮、文旅等重点行业纾困“知惠行”专项活动方案》,发挥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作用,加大对科创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文旅等行业小微企业纾困力度。市知识产权局与市金融局、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天津分行东丽支行与东丽区十二家企业进行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场签约。市知识产权局与河东区政府、渤海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渤海银行与多家企业现场签署知识产权贷款协议。与天津银保监局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工作推动会,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工作。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与创新大讲堂培训活动”、“知识产权津门行”及多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对接会等多种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活动,进行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实务与案例分享、知识产权政策介绍,邀请银行和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专家介绍知识产权金融产品和服务,多管齐下,助推企业发展。
对接园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经验。指导银行设计标准化产品组成产品工具箱,包含适用客户、适用条件等标准化产品要点。东丽区“多对多”公开提供给区内企业,帮助企业找到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银行。对于现有产品无法满足、但具有可行性的融资需求,通过“会诊”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改良融资方案,提出匹配银行和产品的建议。待银企双方确定“牵手”意向后,交由基层营销网点工作人员直接对接,为企业提供对口的融资指导和服务,对于一时还难以匹配融资的企业,也能准确定位差距和找准用力方向,由区金融局建档跟进,持续指导,以便条件成熟尽快对接成功获得融资支持。用好大数据,精准“银企对接”。区知识产权局扎实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数据分析监测,提供辖内企业有效专利权、商标权数据库,区金融局通过银保监局EAST系统建模匹配拥有专利权商标权企业融资信息,向辖内相关机构推送名单,推动银行利用好企业信息、跟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
三、积极引入金融服务机构,争取总部资源
积极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交易、许可、评估、投融资等方面能力突出、特色鲜明、商业模式成熟的知识产权品牌服务机构,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大做强。通过优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提供专业服务和技术支撑。市知识产权局引入中知在线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我市,注册资金1亿元。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IP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推动“滨海高新智融宝”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在高新区落地。市金融局与评估机构沟通探讨,指导服务建设银行天津分行在企业财务数据基础上增加质押专利价值评价等创新指标,对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综合评定,推动增加融资额2200余万元。支持市担保公司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北辰模式”在东丽区复制,并进一步向其他区域拓展,公司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模式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超过2亿元。2022年,市金融局梳理汇总科创金融产品153个,包括中国银行“知惠贷”,建设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农业银行“辰智贷”等14个知识产权质押类产品,加强推广应用。
四、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工作
在市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天津滨海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自此我市拥有东丽区、滨海新区两个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指导东丽区出台《东丽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形成风险补偿资金池风险管控机制,发挥东丽区专利质押融资服务窗口作用,构建由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和知识产权运营、评估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模式,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范围。指导滨海新区出台《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3)》,提出建立知识产权融资“一站式”服务基地。立足滨海新区优势产业,聚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资源,支持高新区建立知识产权融资“一站式”服务基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风险保障作用,设立知识产权风险补偿资金,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下的保险机构、担保机构、银行等多方参与的知识产权融资风险共担机制。
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将继续加强部门间协作,积极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工作机制,推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创新知识产权类金融产品服务,加强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融资。
2023年4月19日
工作人员:张利民 联系电话:23377157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