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68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5-08-06 10:48


                  类 别:A

                                                    签发领导:戴东强

                                                    公开属性:公开

孙光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信用监管提升治理效能的建议,经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和市政务服务办研究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信用监管工作情况

(一)以信用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一是发挥信用监管在一般监管领域中的基础作用。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广泛应用,印发《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发挥信用监管基础性作用稳步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意见的通知》,结合本市实际先后编制了第一版和第二版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建设运行企业信用分类管理系统,定期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测算,将分类结果嵌入天津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依据信用风险等级采取比例递增的差异化监管方式,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精准性。同时,充分发挥经营异常名录与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信用惩戒工具作用,为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等总局重点专项行动提供管用、好用的信用监管工具,依法将失信经营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通过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通过信用惩戒的长期约束和长效惩戒,进一步提升专项行政的治理成效,推动经营主体从“不敢失信”到“不能失信”再到“不想失信”的自觉转变。及时处置热点舆情事件,对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秤销售水产品的商户及餐饮经营户实施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在天津境内未再发生类似舆情事件。

二是推动信用监管在重点监管领域中的有效应用。食品监管方面,着力强化对经营主体相关责任人的“穿透式惩戒”,推动一案双罚、惩戒到人,将2名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自然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终身限制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2021年修订印发《天津市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管理规范》规范性文件,组织各区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全覆盖要求,量化风险分值纳入信用风险因素,对辖区内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风险分级监管,增强监管靶向性,合理安排监管资源。按照风险分级管理要求,组织各区局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全覆盖日常监督检查,深入排查风险隐患。2024年,共出动食品安全监管人员11622人次,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5811家次,对发现的问题监督企业整改到位,提高良好生产规范水平。药品监管方面,稳步推进药品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2021年起在药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领域开展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工作;2024年底修订工作制度,印发《天津市药品生产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办法》《天津市医疗器械生产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办法》,基于行业特点明确和细化了信用信息归集、行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行业信用等级评定程序、综合评价和差异化监管举措等,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引导企业依法诚信从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特种设备监管方面印发《关于实施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在特种设备领域常态化开展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不断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和监管效能。

(二)持续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行业信用监管。一是健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机制。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委联合印发《天津市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指引(2024版)》,升级迭代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模型,融合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构建全市企业综合类评价体系一体化,更加精准地反映企业公共信用水平,为高效开展信用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大力推进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我市深入实施《天津市行业信用监管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目前,已推动有关部门在生态环保、企业节能、药品生产流通、消防救援、保安服务47个行业领域),开展了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三是依法依规推进企业失信惩戒。落实《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市场监管委连续三年联合编制印发《天津市失信惩戒措施补充清单》,依法规范失信惩戒措施,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

(三)信用修复“一件事”助力企业恢复良好信用

一是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工作方案》,20247月全面实现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信用修复的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提供统一、高效、透明的信用修复渠道。二是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主体权益的通知》,明确信用修复的条件和方式,规范信用修复的流程,切实保障信用主体的知情权和异议权。三是市政务服务办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建设“信用修复一件事”应用场景,依托“信用中国”“信用天津”网站,推动信用修复线上线下融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信用修复线下服务专区,为信用主体提供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用信息修复的咨询引导,帮办领办等一站式、便利化服务,帮助信用主体通过纠正失信行为、主动提交信用修复承诺书等流程进行企业信用修复。同时,推动在各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信用服务专窗、信用修复咨询台。四是推动建立信用修复预通知务机制,16个区均开展信用修复“书函同达”服务。目前,我市已成为全国唯一在省级层面实现信用修复全领域“唯一入口、全程网办”地区2022来,累计为经营主体减少修复材料9.6万件,减少线下办理3.2万次。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市市场监管委将积极促进信用监管与其他监管方式的有机融合。一是强化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的应用,持续推动相关业务条线开展“通用+专业”的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的主要应用场景。市市场监管委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导入天津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向全市各行政机关开放管理权限,供其纳入本领域专业分类标准。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设定不同的抽取比例,在各监管领域实施以信用分类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二是探索与社会力量共建共治。积极接洽高校及科研院所、信用协会、行业商会等学界及社会组织,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探索信用风险分类的更多应用场景,促进实现社会化信用共治。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全面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完善信用修复协同机制,高质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市政务服务办将以更高标准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巩固提升“信用修复一件事”质效。通过实行“7×24小时”预约服务,形成“一号响应、分类处置、专人负责、限时办结”的服务标准化流程。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定期开展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信用修复线下服务专区一线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2025年8月6


工作人员:董旭      联系电话:24459185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