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别:A
签发领导:戴东强
公开属性:公开
刘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整治“鬼秤”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计量作弊违法行为的提案,经会同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2024年,有关“鬼秤”的网络舆情层出不穷,引发消费者的广泛热议,市场监管立足自身工作职能,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电子计价秤整治行动上强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电子计价秤“缺斤短两”突出问题,全市各区局共检查有关生产企业13家次、销售企业227家次、维修单位26家次、各类使用单位4786家次;检查各类在用电子计价秤36565台,发现不合格82台,设置流动公平秤89台,媒体宣传35次。
一、开展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攻坚行动。针对督察检查中发现的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存在的问题,向各区市场监管局和市计量院下发了《关于开展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工作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区市场监管局限期完成辖区集贸市场在用电子计价秤的登记造册和检定工作,通过检定规范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和电子计价秤的使用。市计量院组织开展了一期电子计价秤检定培训,为各区市场监管局解决检定力量不足的问题。截止到8月底全市各区完成对辖区内常驻菜市场的检定工作,共检定340家集贸市场的24037台电子计价秤,部分区域在用电子计价秤的使用台账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压实集贸市场主办者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集贸市场计量治理能力专项活动”。一是健全制度明确集市主办者主体责任;二是深化宣贯培训提升集市主办者化解计量纠纷能力;三是强化执法力度惩戒计量违法行为。充分发挥集市主办者在快速处理和化解计量纠纷方面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违规隐患早发现、计量纠纷不上交”的集贸市场计量治理新模式。
三、推动菜市场诚信计量示范建设进行地标宣贯。市市场监管委立项编写的《菜市场诚信计量管理规范》地方标准于2024年3月19日获批正式实施。为宣传贯彻该地方标准,切实对菜市场开展计量普法宣传,加强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管理,妥善处理计量类投诉举报、开展诚信计量示范创建等方面工作提供了专业技术指导,2024年5月和7月两次组织了宣贯,全市380余家菜市场参加了宣贯培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市计量院等技术部门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技术保障。派遣职工到无锡、杭州、永康等地实地调研,掌握电子秤作弊和防作弊方法的第一手资料,制定适合天津市的方案措施,形成《天津市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及计量监管情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上报市政府。积极推进电子秤防作弊依据文件的出台,成立起草小组组织制定并发布实施《硬件改装式电子计价秤欺骗性使用特征测试方法》地方技术规范。为基层计量监管人员和各区计量检定所的检定人员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硬件改装式电子计价秤欺骗性使用特征测试方法》、电子秤作弊原理和方法等。
五、严格执法起到震慑作用。专项整治期间,各区市场监管局和市市场监管稽查总队共查处违法行为99件,罚没款10.5万余元。对于查处的违法案件分类型处置,一是集贸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法律意识不够导致的轻微违法行为。比如:市场计量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电子计价秤没有按规定申请强制检定。二是个别经营者故意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计价秤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的行为就是“缺斤短两”。对此,我们严厉查处,做到了“查处一批、震慑一批”。同时指导集贸市场主办者建立黄牌警告、消费维权站等制度,对故意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整治,让“缺斤短两”行为成为“过街老鼠”。
六、强化宣传形成社会监督。以加强专项行动的宣传和充分发挥消费环境的监督作用为补充。本次专项行动中,全市各区市场监管局和市市场监管稽查总队通过电视台、电台、各类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宣传34次,充分宣传电子计价秤计量专项整治,引起社会关注,威慑不法行为,发动群众监督的力量,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作为最终目的。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委和市商务局将依职责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市商务局将结合标准化菜市场新建和提升改造工作,依据《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相关要求,在推动标准化菜市场新建和提升改造民心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督导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要求标准化菜市场经营商户必须采用合规的智慧电子计量设备,并按照要求定期进行计量检测。同时,每个标准化菜市场内部至少设置一台公平秤放置于显著位置,严厉打击计量作弊违法行为,全面规范标准化菜市场计量工作秩序,让百姓放心买菜购物,让商家进行良心经营。
二、开展电子计价秤整治“回头看”。落实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重点领域计量器具综合治理,巩固强化电子计价秤计量监督管理,开展连锁水果店、菜店、生鲜店等商店超市使用电子计价秤的双随机检查。
三、宣传推动《电子计价秤型式评价大纲(试行)》和《电子计价秤检定规程(试行)》的逐步推行。新技术规范从源头打击“鬼秤”:一是提出“开壳锁机、授权解锁”要求,解决“随意拆机、非法调整”难题,明确要求当电子计价秤的外壳被打开时,应启动自锁功能,解锁只能由被授权人员采用动态密码方式实现,从而阻断不法商家加装作弊程序、作弊遥控器等作弊手段。二是提出“唯一性信息核查”要求,解决冒牌电子计价秤的难题。要求生产企业出厂的每台电子计价秤应具有唯一性身份信息,强制检定和日常监管时,通过制造商提供的查验平台实现出厂唯一性信息与现场产品信息的一致性核查,核查不符的,则可认定为假冒或无证产品。三是提出“三码一封”技术要求(即生产码、维修码、检定码和铅封),实现关键环节信息规范和安全防护,实现对电子计价秤生产、销售、维修、使用、检定等关键环节的信息规范和安全防护。新技术规范实施后,可以有效强化电子计价秤产品防作弊性能,优化电子计价秤强制检定,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探索建设覆盖电子计价秤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的监管系统平台,作为对企业实现追溯监管的补充手段。
四、进一步压实集贸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对电子计价秤管理的主体责任。下发《关于落实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指导集市主办者和经营者合法合规、诚信经营,营造优良消费环境。
五、严格落实《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市场监管总局42号令的实施意见》,做好计量作弊违法案件的法制审核工作。下发《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三书一函”制度实施办法》,通过提醒敦促函、整改通知书、约谈通知书、挂牌督办通知书,推动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和经营者主体责任。
六、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实行全年365天值班值守制度,每日及时将计量方面的消费者投诉举报分拨至有处理职责的承办单位,保障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快速有力查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2025年8月7日
工作人员:张卿 联系电话:27182076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