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规章  》 本单位文件  》 工作文件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24-01-31 09:10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2023年度行政执法工作情况的报



    一、基本情况

2023年,市市场监管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部署,主动进位、争当主角,全面实施市场监管五大工程,以市场监管之为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建设添秤添彩。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委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要点组织开展各项监管执法工作。市市场监管委权责清单共分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反垄断监督管理、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宏观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量管理、标准化管理、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其他等13类职权职权事项共计549项,其中行政许可22项,行政处罚440项,行政强制23项,行政征收2项,行政检查28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奖励2项,行政裁决1项,其他类别30项。全系统本年度办结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4件,罚没款1.37亿元,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15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提质增效,政务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1.全市新增经营主体30.4万户,经营主体总量达到177.8万户,同比增长7.9%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若干措施》,通过政策+技术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改革完善个体工商户年报制度,构建个体工商户政策咨询和合法权益保护机制。

2.一网通办能力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网办率超过80%,电子证照服务种类上升到148类,电子印章发放64.6万枚。在市级共享交换平台新增数据强制订阅和扫码签收功能,归集证照分离数据364万余条,获取企业登记信息的部门从2022年的20个增加到35个,实现市级机关政务数据汇聚共享。

3.滨海新区12类行政许可证39个事项实现证照联办,自贸区实现企业码一码通查,天开高教科创园全面实现自助办,外籍自然人身份信息实现在线识别核验,在全国首批开展香港企业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试点,政务服务实现痛快高效

(二)强化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1.制发《天津市行政机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细则》,规范抽查检查工作。制发《天津市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23年版),涵盖32个监管部门466个监管事项。制发《天津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2023年版)》,将49个领域、173个检查事项列入联合抽查机制,组织27个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

    2.持续做好天津市市场主体联合监管系统的维护运行,向有关单位提供红黑名单信息查询,为各部门开展联合奖惩提供支持。强化信用约束和惩戒,印发《关于开展经营主体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经营主体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依法依规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39727户。

(三)聚焦民生,守住安全底线人民获得感不断增强    

1.落实四个最严,食品安全考核连续四年获评A级。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评选表彰天津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技能大比武,圆满完成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按照风险分级监管要求,检查食品生产企业5648家次,检查食品经营主体261526户次。对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和15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对发现的132项隐患问题,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开展食品安全抽检监测9.9万批次,你点我检专项抽检完成420批次。

2.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安全监管质效提升。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危险化学品、燃气灶管阀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和烟花爆竹销售场所开展全覆盖检查。督促企业召回缺陷产品1.4万件。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行动,督促特种设备企业配备安全总监和安全员。持续强化超期未检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筑底专项整治,制定气瓶充装单位保安全15条硬措施。严查严处特种设备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保障重大活动期间特种设备安全。组织开展重大安全隐患特种设备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对气瓶充装单位、电梯维保企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

3.聚焦民生关切,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创造互联网+综合行政执法新型执法模式,打造放心消费在天津品牌,98家企业、10个街区参与放心消费示范公示授牌,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家达到20666家,累计退货金额超3000万元,挖掘培育天津特色伴手礼。建立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发展高质量ODR企业478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640万元。

(四)治乱清源,公平有序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1.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优化创新发展市场环境。联合市区两级公安部门严查售假直播间,有力打击直播售假乱象,维护网络公平竞争秩序。联合市高级人民法院等7部门印发《关于强化种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全力加强以小站稻为代表津农精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加强价格领域执法检查力度。联合市教委等4部门开展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和重点抽查检查工作,抽查检查500余户次教育机构,整改退还收费100余万元。强化对重点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检查工作,检查医疗机构700余户次。加强涉企收费和民生领域收费监管,深入开展公用事业收费专项整治,退还自来水押金375万元。

3.持续深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动竞争生态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公平竞争审查会审试点,废止、修订全市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16件。依法纠正公用事业、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全市建成商业秘密保护基地15个,经开区获批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

4.开展服务型包容审慎执法,护航天津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推动全系统贯彻落实《天津市市场监管领域免罚清单》和《天津市市场监管领域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用好用足两张清单,采取对经营主体少用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减法,实现助力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加法,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2023年以来全系统作出免罚案件708件,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案件155件。

(五)高位推动,专项执法工作有序推进

1.突出民生导向,铁拳行动持续发力。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天津市场监管的新形势、新要求,聚焦人民关切的重点商品、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对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刷单炒信12类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2.把握重点环节,过度包装专项执法扎实开展。针对重要节令、重点行业和重要经营企业,聚焦月饼、粽子、茶叶、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重点商品,依法严厉查处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违法行为。重点对酒店等提供高端化、定制化礼品中的过度包装行为,以及假借文创名义的商品过度包装行为,依法从严查处。

3.加强组织谋划,加油机作弊治理高效推进。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制定《天津市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全市加油机进行彻底摸排并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对实际经营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和政策宣讲,为维护市场的安全稳定和公平竞争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

4.聚焦安全底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深入实施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管理,部署开展市场销售环节食用农产品索证索票专项执法检查百日行动,持续推进全市食品经营许可质量检查三年行动。会同北京市、河北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联合开展2023年大型连锁食品销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合法合规体系检查工作的通知》,津冀协作试点开展大型食品销售企业体系检查。

(六)守正创新,行政执法效能持续加强

1.强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明确320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为全系统执法提供可操作指引,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走深走实。编制《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3年版)》,涉及行政执法事项1031项,摸清执法家底,明确执法职能。

2.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格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共同印发《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与天津海关缉私局签署《打击走私和违反市场监管秩序违法活动合作备忘录》,与文化执法部门联合开展教材教辅和校园课外读物排查整治联合市民政局开展殡葬用品市场清理整顿行动。首次签订《2023京津冀重点保护企业品牌备忘录》,联合京冀开展打假保名优、知识产权执法亮剑行动。

3.树立标杆典型,发挥优差案例双向促进作用。组织开展系统典型差案示范优案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十佳案件的评选评查活动,评查评选结果在全系统范围内通报并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发挥优差案例的示范引领和警示教育作用,双向发力,不断提升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水平。

4.加强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印发《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开展2023年度执法监督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聚焦法治市场监管建设、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加油机作弊综合治理等工作情况在全系统开展执法监督专项检查。组织开展2023年度系统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依托天津市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每季度开展行政处罚案卷线上评查,进一步提升执法办案水平。2023年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5件,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4件,委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7次,出庭应诉率100%

    5.注重教育培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制定2023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培训班63期。 编发第二版市场监管系统个性学法清单个性题库,组织705名党员干部在天津干部在线平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考试,组织658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网上学法用法考试,组织173名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举办反垄断执法暨公平竞争审查、京津冀价格执法协作、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业务等执法业务类培训班17期,培训干部800余人次。

    、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3年,市市场监管委行政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短板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系统深入,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部门职责领域宽泛,执行的法律法规多达700余部,部分执法人员对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学习掌握不够全面深入,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统筹处理监管执法温度和力度的关系,妥善把握时度效法理情尚有不足,行政执法工作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还不够到位。

    、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工作实践,对标对表国务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我市相关工作部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行政执法问题的能力,将市场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之为,转化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生动实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市场监管新贡献。

    (二)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责

持续推进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专项检查。指导全系统准确适用《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创新执法方式,注重运用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深入实施免罚、免强制两张清单,在依法监管中体现执法温度。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执法人员能力素养。

    (三)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切实服务高质量发展

    持续做好重点民生商品价格监测,落实总局涉企收费专项行动部署,加强春耕化肥农资及夏粮秋粮价格监管。严格实施新出台的《天津市食品安全条例》,深化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2.0版。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狠抓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落实特种设备两个规定,压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聚焦医药、教育、公用事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深入开展反垄断专项执法。

                                                    2024131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