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政务网 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

简体| 繁体 无障碍 长者模式

名    称 :
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2018年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索   引  号 :
11120000MB1671009Y/2020-01223
发 布 机 构 :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文 字 号 :
津市场监管研〔2018〕3号
主    题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综合政务\机关事务
成 文 日 期 :
发 文 日 期 :
有   效  性 :
有效

市市场监管委关于印发2018年深入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区局、机关各处室及直属单位:

根据《天津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年工作要点》和市协同办《关于进一步深化对接全面加强承接非首都功能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委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了《2018年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作安排》,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协同,进一步营造企业发展良好环境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营造企业家创新发展良好环境的津八条。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善投资服务和营商环境。推进多证合一改革,配合市审批办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优质服务海河基金母、子基金登记注册。(审批处)

(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联合召开商标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座谈会,进一步完善我市产权保护制度实施意见工作台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商标处)

(三)推动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产品认证。加强与北京、河北省质量监管部门协调沟通,健全完善京津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协作机制,落实《平谷、蓟县、三河区域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目标》,提升京津冀地理标志保护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知名度。组织开展对有机产品生产企业、示范区的实地学习考察,推动三地有机产品认证发展。(商标处、认证处)

(四)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查合作。落实《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合作框架》,试行三地审查机构联合审查,探讨建立标准统一,尺度一致的审查工作模式。建立三地审查员通报制度,推动制订《食品相关产品京津冀区域标准》,制订统一的审查工作规范和审查员行为准则。(审查中心)

二、深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协同,进一步保障饮食用药安全

(五)探索京津冀食品安全协同监管模式。2018年,我市环北京地区基本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重点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到75%以上。(食品安全协调处)

(六)深化食品生产领域协同。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生产监管和许可标准,持续推进三地跨省市食品专家互查互评工作,建立完善区域间食品生产协调联动监管体系。(食品生产处)

(七)提升药品监管领域合作能力。加强药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监管联动机制建设,对区域内检查员进行联合培训,开展飞行检查,加强监管信息沟通交流,定期通报监管信息,保障三地用药安全。(药化生产处、药品流通处)

(八)强化药品检验协作机制建设。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在信息共享、标准物质统一调配、实验室间比对方面实现突破,推动区域药检水平协同发展。(药品检验院)

三、深化事中事后监管协同,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合作

(九)共同制定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牵头组织制定京津冀冷链物流运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共同发布实施,助推京津冀冷链物流业协同发展。推进APEC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建设,为京津冀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标准化处)

(十)建立京津冀合同示范文本联合发布机制。探索联合发布京津冀统一的合同示范文本,促进京津冀合同示范文本统一,实现京津冀合同示范文本信息共享。(市场处)

(十一)加强京津冀广告执法协作。落实《京津冀广告监管执法协作备忘录》,在我市召开2018年京津冀广告执法协作年会,进一步健全完善广告执法协作机制,联手维护三地广告市场秩序。组织我市滨海广告产业园、广告企业、各类媒体参加京津冀国际广告节,发挥滨海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聚集引领功能,推动三地广告业融合发展。(广告处)

(十二)推进产(商)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正在开发的天津市产(商)品风险监控管理系统平台和天津市产(商)品风险监控中心网站,建立平台端口链接,实时发布风险监测和缺陷产品召回信息,实现京津冀风险信息与风险预警机制共享,有效控制产品质量风险。(质监处、质检院)

(十三)强化竞争执法和打击传销协作。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序清理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政策文件。落实京津冀三地签署的《竞争执法合作协议》和《打击传销协作机制》。组织在津召开三地执法协作平台工作会议,进一步完善执法协作平台工作流程。通过案件调查、信息共享、研讨交流等方式,加强三地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交流合作,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竞争执法处)

(十四)继续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协作。积极参与京津冀三地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数据交互对接、信息共享,建立跨地域监管协作机制。(网络监管处)

(十五)搭建京津冀消费维权一体化平台。落实《京津冀消费维权一体化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搭建统一的消费维权接诉平台,建立统一的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建立消费维权数据共享机制。通过一号一线一网实现京津冀三地诉求信息的统一接收分转、办理反馈;推动跨区域消费争议的快速解决,强化重大问题的风险防控;通过有效归集消费维权数据,促进三地提升消费环境建设水平,提高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效能。(投诉举报中心)

四、推进重点领域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能力

(十六)建设国家特种设备焊接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开展焊接材料和金属材料的检验检测,提升京津冀地区焊材检测水平,为国家大型重要工程或重要项目使用的焊接材料的质量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保障生产安全,促进焊材产业发展和创新;提升事故分析能力。(特检院)

(十七)推进宝坻综合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国家节能环保计量仪器仪表质检中心筹建工作。协调北京计量院相关项目落户宝坻平台。(计量院、科技合作处)

(十八)建设京津冀中小微企业质量检测公共技术公益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互联网十检测及质量技术服务的公益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三省市质检院综合技术服务能力与优势,为京津冀中小微企业提供产品质量、研发检测、质量认证及咨询、产品及管理标准制修订服务。有效实现快捷、精准服务,促进企业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质检院)

(十九)推进京津冀计量技术规范资源共建共享。探索京津冀三地量值溯源结果互认方法及项目。参与制修订京津冀三地计量技术规范,确定京津冀三地能力验证项目。(计量处、计量院)

(二十)开展检验检测能力验证和比对工作。积极推进京津冀三地特种设备、食品和煤炭检验检测机构之间,开展检验检测结果的验证和比对。组织召开京津冀检验检测认证监管联席会议,促进检验检测机构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提升,推进相关领域资质互认。(认证处、特监处)

2018427

附件:

| 政策解读
| 相关政策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