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清区市场监管局在市市场监管委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主线,以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计量、标准化等工作力度,使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全面反映武清区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总体状况,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能、发挥参谋作用、服务地方发展,我局对武清区2015年第三季度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分析
(一)产品质量监督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取证企业113家,强制性认证企业91家。本季度,我局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12人次,年审、巡查取得许可证的企业各15家,参与实地核查9家,受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及食品相关产品许可申请4家;检查安全玻璃、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汽车内饰件等强制性认证企业9家。
1.开展消防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9人次,检查灭火器、防火涂料、防火栓、防火门等消防器材生产企业6家,消防器材销售维修单位3家。重点检查了生产企业的原料进厂查验制度、生产过程关键环节(点)质量控制记录、成品出厂检验制度等。督促生产企业开展自查,履行消防产品质量主体责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依法依规生产,加强“进货、生产、出厂”三个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严防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造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冒用强制性认证标志证书,无证生产等质量违法行为。通过专项检查,进一步净化了我区消防产品的市场秩序,确保了消防产品质量,维护了消防安全。
2.开展认证认可监管工作。一是对机动车安检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对天津市泉州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的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测仪器设备检定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并随机查阅机动车安检报告及原始照片,对液体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紧急切断装置和客运汽车的安全逃生设备配置等查验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明确要求安检机构严格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开展检验,做好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的整理归档工作,严禁未经检验、降低检验标准出具检验报告,确保机动车安全。
二是积极开展低碳认证推动工作。列入国家《低碳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公告的产品共四种,经对照产品目录调查摸底,我区有4家企业的产品在低碳产品的认证目录范围内,涉及平板玻璃企业1家、通用硅酸盐水泥1家、铝合金建筑型材2家,工作人员逐一走访上述企业,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深入企业生产车间考察,进一步了解企业在生产中的用能情况,并将《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低碳产品认证实施细则》等相关材料逐一下发,引导鼓励企业开展低碳认证。
3.开展市场监管系统危化品企业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是积极谋划,认真做好危化企业整治的前期准备工作。理清了危化企业底数,根据危化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等不同经营形式进行分类;准备了检查需要的各种记录、文书等检查必备材料,提前准备好危化产品的实施细则、明白纸等指导性材料。二是组织6个检查小组的业务骨干召开动员部署会,依照12个市场监管所的辖权范围下发检查目录,将每家企业分包到个人,逐一明确检查完成时限,确保检查全覆盖、整治有时限、责任能到位。三是各检查小组严格遵照检查计划,全力以赴,对每家企业认真核实、进行检查,截至9月底,出动执法人员320人次,累计检查危化生产、经营、存储及加油站企业165家,排查出安全隐患33项,均责令当场整改。
(二)质量管理工作
按照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2014-2015年度政府质量工作考核。
1.积极组织辖区制造企业做好迎接政府质量考核工作。对辖区19家样本制造企业的基本信息和主导产品的执行标准类别、执行标准号以及国家监督抽查、市级监督抽查、委托检验、出厂检验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为进一步提高样本企业对质量考核工作的认识,组织19家企业负责人及辖区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召开了座谈会,督促企业担负起企业主体责任,树立起质量意识,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务必确保产品质量,确保全区工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的考核目标。
2.组织召开武清区2014-2015年度政府质量工作考核部署动员会。组织区农委、区建委、区工经委等18个区直机关及部门的负责人参会,以全面摸清我区2014-2015年度产品、工程、服务等领域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好我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会上,就今年质量工作考核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具体讲解。区领导要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相互配合,加强内外部的沟通联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3.认真准备考核材料。依据《天津市2014-2015年度质量工作考核实施方案》,明确考核责任和要求,设计2014-2015年度质量工作考核自评材料、自评打分表模板,建立公共邮箱等。督促、指导成员单位开展质量工作自查,并及时上报自查材料。此次质量考核任务重、时间紧,利用国庆期间加班加点,将全区20个部门的质量工作自查材料全部收齐汇总,按照考核细则分类编排,装订成册,将考核自查报告、证明材料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上报至市质量考核小组办公室。
(三)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本季度我局不断加强对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全区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定,未出现产品严重不合格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基本情况。我区现有取证食品生产企业120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8家,食品相关企业83家,共计211家。
2.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本季度我局向武清区质监所下达监督检验任务,对区内60家食品生产企业的63个批次的产品进行了监督检验,合格61批次,合格率为96.8%。
市市场监管委对我区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及成品进行了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项目抽检,本季度共抽检原料及成品710个批次,合格率为100%。
(四)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本季度,我局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176人次,下发指令书112份,检查企业459家,抽查特种设备925台套,发现隐患112余项,责令限期整改。采用科所联动的检查方法,对辖区内重点监察单位、问题突出单位进行专项监察,加大对特种设备未办理注册登记、设备超期未检验的执法力度;召开风险排查例会,就特种设备使用环节存在的监管风险进行排查,对问题企业上报区政府挂牌督办;积极筹备“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安全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五)计量工作
根据市市场监管委2015年天津市计量工作要点,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一条主线”,即以保证量值准确可靠为核心,以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及本市“实施意见”为主线,针对我区用于贸易结算的加油站、加气机、商业、餐饮业等行业监督检查,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环境监测等计量器具监督管理。
1.本季度,共出动执法人员210人次,检查气体充装站21家、医疗机构41家、眼镜店34家,检查加油机、在用压力表、电子计价秤、电子天平等计量器具368台(件)。
2.开展“计量便民”服务活动,现场为居民免费检定血压计(表)112台/件、人体秤27台,发放宣传材料530份。
3.开展能效标识专项检查,对辖区大型家电卖场销售的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目录》用能产品进行网上核实,共抽查45个品牌159个型号电器165台。
4.“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对以大型超市为重点的商品集中销售场所开展了突击性检查。认真检查了各大超市在售的自包装商品净含量,月饼礼盒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以及电子计价秤检定情况。此次检查未发现过度包装产品,在用电子计价秤均在检定周期内并加贴检定合格证书。部分自包装商品存有缺斤短两现象,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商品下架并依法改正。
5.能源计量审查工作方面,对天津达祥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天津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开展了业务指导。
(六)标准化工作
本季度,我局加强了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范了区内企业产品标准、修订、复审、备案工作。在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的备案程序,强化企业产品标准责任主体意识,提高企业执行标准的自觉性。
1.共审查、受理企业产品标准备案51个,其中新制定企业产品标准38个,修订标准13个,产品涉及化工、建材、电子、饲料、机械、生物制剂等。废止过期企业标准1个,发放企业产品执行标准证书6个,登记及审验标准33个。帮助8个企业办理产品条形码注册及续展工作。
2.聘请市信息研究所标准化专家和行业专家,对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社保武清分中心的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并顺利通过,被认定为公共服务标准化合格单位。至此,继去年国税、地税、公积金等10家窗口单位被认定为公共服务标准化合格单位后,我区公共服务标准化合格单位已达到12家。
3.在对我区汽车座垫企业调研、宣传的基础上,推动了天津雅买家汽车装饰用品有限公司等8家汽车座垫企业自愿结盟,成立了武清区汽车座垫企业标准联盟组织,发布了我区首个联盟标准,从而填补了我区企业联盟标准的空白。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在于部分规模小、管理不到位的食品生产企业对GB7718等有关食品标签的标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准确,造成产品标签不合格。另有部分食品小企业因管理人员素质低、企业管理不到位造成卫生条件差、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是食品生产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是造成食品企业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是使用单位法律意识淡薄,盲目认为有检验报告就是合法设备;二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维保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维保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并作出详细记录;三是使用单位缺乏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专业操作人员;四是一些二手特种设备流入我区,因其流动性强、使用地点分散,为监管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标准化方面
一些企业对产品执行标准的时效性关注度不高,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能及时跟踪标准的最新动态,执行标准如有变动,给企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执行企业标准的,不能在企业标准备案有效期届满前及时对企业标准进行复审。
(四)计量方面
一是企业对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认识不够;二是计量意识不强。
(五)质量监督方面
某些企业存在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不规范、检验设备超周期使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识问题等;在危化品专项监督检查中,个别企业涉嫌超范围生产。我局执法人员及时指出了这些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对于无证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了立案调查处理。
三、采取的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1.加大对企业的巡查力度。加大了对食品企业的巡查力度,确保每个月对乳品企业巡查一至二次,每一个月对生产使用油企业、酒类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企业巡查一次,对其他食品企业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彻底地巡查。
2.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对经监督检验产品不合格的食品企业,我们均进行立案处罚,并按照对应法条的上限处罚,以严处罚促使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以严处罚促使管理水平低的小企业尽快退出食品准入市场。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是加强违规处罚,以点带面。对存在的违法行为,责令企业限期及时改正,对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报区安委会挂牌督办,严格依法予以立案查处,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合法使用。二是加强企业监管,严防企业管理混乱。督促企业严格依法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安全教育,特种设备提前约检、依法定期维护等工作,建立安全技术档案,防止因企业自身管理混乱导致的安全隐患。三是科、所联动监控,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点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三)计量安全监管
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企业的计量意识;二是加大监管力度和监督检查频次。
四、质量安全隐患和预警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小企业、小作坊是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易发区域;卫生条件差是造成产品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
(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在用电梯若不能及时维修和保养,电梯安全性能将受到重大影响,埋下安全隐患。另外,对于高层住宅来讲,若一栋楼内的两部电梯均停用,群众难以出行,若无法及时解决,可能影响社区和谐安定的环境。
(三)计量安全监管
医疗卫生、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的使用及监督管理。
(四)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发证范围广,涉及82大类,且一些产品监管要求专业性比较强,如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机动车等强制性认证产品的监管需要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的业务能力还需提高,以适应工作需要;二是辖区危化品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与监管人员人数量不匹配,危化产品质量监管面临压力。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食品安全生产环节监管
一是应进一步提高食品企业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条件,优胜劣汰,淘汰管理水平低的小企业;二是应进一步加大对监督抽查食品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
(二)计量安全方面
一是加大对安全防护类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二是继续做好能源计量审查工作;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计量安全意识。
(三)标准化方面
一是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标准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标准化意识。二是清理企业标准,对即将超期或已经超期的企业标准,提醒企业及时办理企业标准复审。
(四)质量监督管理方面
一是加强与监管所的合作,利用监管所对辖区内企业底数清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查,及时发现无证生产违法行为,进一步化解监管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二是继续开展危化品质量专项整治行动,联动监控,提高危险化学品及危化品包装获证企业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辖区安全生产与生活。三是继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加强2015年度名牌产品企业初审的后处理,确保企业按时补交材料;做好政府质量考核的现场迎检工作。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