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协同共治,凝聚监管合力。强化教育、市场监管、卫健及属地政府协同工作机制,全覆盖包保检查配餐企业3家;稳慎推进家校共治,推进“执法人员+校长”双陪餐工作机制,以学校为单位邀请200余名家长代表参与校外配餐企业遴选及日常检查,主动争取群众支持;鼓励社会监督,建立校外配餐企业内部“吹哨人”制度,逐步构建“政府监管、部门协作、企业自律、家长参与、社会监督”的治理格局。二是创新慧治,提升执法效能。坚持线上线下“双保险”,组织执法力量“四不两直”深入学校食堂和校外配餐企业,开展“驻场式”“跟班式”全程监督检查,围绕人员资质、食材采购等6个重点精准监管,开展监督抽检30批次,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情况,协同查处燕京雍阳高级中学2名工作人员健康证造假案;用好智能AI监管系统等智慧监管手段,持续保持重点领域“互联网+明厨亮灶”100%覆盖,自动识别、抓拍不规范操作,实现关键环节实时监控。三是主动自治,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硬件配置,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制定“一校一策”指导方案,提前介入、全面优化食堂流程布局,完成耀华中学武清学校、梅厂中学等5所学校食堂提升改造;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利用开学前关键时期完成“健康体检”,组织200余位学校食堂负责人、大宗食材供应商集中开展食品安全警示教育及操作规范培训,全方位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附件:
分享到: